专项复习卷5 图形与分类 一、数一数,填一填。(每空3分,共24分) 1.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2.比多()个,比少()个。 3()和()同样多。 二、圈一圈。(圈出不是同一类的)(每题4分,共12分) 三、连一连。(把形状相同的连起来)(16分) 四、分一分。(把下列物品的序号填在适当的横线上)(16分) 交通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专项,复习,答案
专项复习卷4 探索规律与比较大小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4分) 1先认真观察,找到规律,再接着往下写。 (1)2、4、6、8、()、()、()。 (2)5、10、()、20。 (3)20、16、12、()、()、()。 2按规律,填一填。 3盒子中至少有()颗蓝色珠子。 二、找规律。(第2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专项,复习,答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我会填。(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看图写数。 2我今年()岁了,再过()年就12岁了,12读作()。 3按规律填数。 4()里面有9个一和1个十,20里面有()个十。 5()在17的前面,17在()和()的中间。 6可以按()分,也可以按()分。 7 (1)一共有(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期末,检测,答案
满分压轴卷2 常考易错突破卷(二)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1分)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 (1)从右边数,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条鱼。 (2)从左边数,有5条鱼的是第()个鱼缸,它左边的鱼缸里有()条鱼,右边的鱼缸里有()条鱼。 3. 4算一算,填一填。 二、我会算。(每题4分,共12分) 三、看图列算式。(每题6分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满分,压轴,答案
专项复习卷1 20以内数的认识及组成 一、填一填。(第7题12分,第9题10分,其余每空1分,共42分) 1看图写数。 2和19相邻的数是()和()。 320里面有()个十,1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比11大比13小的数是()。 5()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8。 65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读作(),再给这个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专项,复习,答案
仿真模拟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4分) 1看图写数。 2按规律填数。 3在12、7、0、10、18、14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它们的差是()。 45前面且与5相邻的数是(),9后面且与9相邻的数是()。 5与11相邻的数是()和()。 6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再添上()个一就是20。 7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仿真,模拟,答案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第一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答案
满分压轴卷1 常考易错突破卷(一)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0分) 1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再加上()个一就是19。 2和13相邻的数是()。从小到大数,9排在()的后面,19排在()的前面。 3同学们做操,小红前面有8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一共有()人。 4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 二、找规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满分,压轴,答案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一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1) 学科 年级 班级 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1)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人 责任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由语言描述到用数对表示座位的过程。 2.能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同学的座位,知道数对与座位是一一对应的。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
位置,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位置,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713页。 【教学目的】 1、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钟表的过程。 2、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看整时、半时。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看整时、半时。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电子表。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等。 【课时安
认识钟表,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4.测量温度 【教材简析】 本课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感知水的冷与热”,让学生通过体验与交流感知什么是冷和热,旨在使学生对冷热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并意识到冷和热是相对的。活动2“测量水的温度”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仪器测量温度的能力。应用与拓展“测量体温”是通过使用体温枪测量自己一周内的体温,旨在培养学生使
测量温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4,测量,温度,教案设计
12.热胀冷缩 【教材简析】 本课围绕物体受冷和受热的变化设计了三个活动“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观察铜球体积受冷受热时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气体、液体和固体受冷或受热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归纳得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应用与拓展“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热胀冷缩是一种普通的物体
热胀冷缩,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12,教案设计
8.服装材料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人造材料以及塑料的性能后,进一步探究不同服装材料的性能。活动1“认识服装材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活动2“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意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的服装材料其渗水性不同。活动3“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旨在通过实验认识不同服装材料的保温性不同。应用与拓展“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了解
服装材料,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8,服装,材料,教案设计
10.水和水蒸气 【教材简析】 本课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设计了“给水加热”“减少的水去哪里了”两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从气态变为液态。应用与拓展“观察醋的沸腾”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液体都有沸腾现象。 【学情分析】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物质。在对一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但是由于受到思维水
水和水蒸气,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10,水蒸气,教案设计
13.溶解的快慢 【教材简析】 本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了“猜想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冰糖的溶解”两个探究活动。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猜想能加快冰糖溶解的因素,并根据猜想结果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搅拌和温度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结论。应用与拓展“溶解的快慢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
溶解的快慢,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4.13,溶解,快慢,教案设计
11.冰和水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状态及其主要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以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活动1“观察水结冰现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活动2“观察冰的融化”目的是认识到冰受热后可以变成水。应用与拓展“做创意冰品”让学生动手利用模具制作各种形状的冰品,旨在进一步认识冰水之间的转化。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认识了物质的三态,并学习
冰和水,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11,教案设计
1. 测量长度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与其他四课之间是并列关系,且又是相对独立的。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学习使用刻度尺”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关于刻度尺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活动2“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尺子来测量身高、肩宽、腰围等,认识和使用更多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活动3“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拃
测量长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1,测量,长度,教案设计
2.测量体积 【教材简析】 本课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初度判断体积的大小,进而建构体积的概念。活动2“测量水的体积”是帮助学生认识量筒,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和计量单位。活动3“测量胡萝卜的体积”是让学生学会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并掌握固体体积单位。应用与拓展“自制量杯”,主要是引导学生设计制作简易量杯,并用该量杯完成简单的测量任
测量体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2,测量,体积,教案设计
18.摩擦力 【教材简析】 本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1“感受摩擦力”目的是通过具体摩擦现象,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建构摩擦力的概念。活动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目的是通过对问题的猜想,引发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应用与拓展“了解摩擦力的应用”目的是了解生活中人们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利与弊。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摩擦力并不陌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性体验
摩擦力,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5.18,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