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力 教案.doc
第七章第一节力说课材料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本章内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难度比前面内容大些,这是因为:1.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2。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多,但理解吃力;3。解释有关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3、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二、教学方法:采用先回忆再重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启发式的自主学习。三、学法指导:利用相互讨论,回答提问,观看演示,自己练习等形式接受新知识并融化为自己的知识。4、 教学程序设计 课题第一节力集体备课记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2. 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2)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学法指导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问答法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教学札记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观看视频,胸口碎大石,引出力的概念。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用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3)工农业生产中:推土机推土,起重机吊起货物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的相互作用。2分析罗列的现象3归纳总结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的地方: 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压、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1实验探究学生实验:用右手使劲拍打左手,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2观看视频,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力的单位阅读课文,了解力的单位及符号。四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用手使劲挤压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2)投影图片,举例说明(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观看视频,高压锅的生产过程。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抛球接球;(2)拉动同学;(3)观看视频(4)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五小结板书设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牛顿(N)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改变物体的形状六作业课时作业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