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4《穿井得一人》教案(郑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
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2. 理解课文,积累溉、汲、居、及、于等词语。3.理解审慎对待传言的道理,并进行现代审慎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难点进行现代审慎学以致用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探究拓展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谈话 寓言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那么什么是寓言呢?2.生齐读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它是人民的智慧 、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住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表达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评价、赞扬、批判或讽刺的作品。寓言成为一种独特的群体,它的主要特点是: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3.今天我们学习穿井得一人 板书:穿井得一人4.介绍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占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 ,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写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生自由读,划读不懂的字。2. 听朗读。3. 师范读。4. 生齐读。5. 分组读。6. 男女分角色读。三译课文,理解意思.1.小组合作.自主译2.生译课文译文:宋国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看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一人”。有人听到这话之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发现了一个人”。3师归纳讲解重点词:溉:浇灌 灌溉; 及:等到 待到; 道:讲述。闻:知道 听说、这里是“使知道”对:应答、回答。句式:闻之于宋君 (被动句)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省略句)四精读课文 分析寓意说话者和误传者的理解是什么?生答:师归纳:说话者的意思打井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误传者的意思是打井发现了一个人。宋君为什么要派人询问这件事?生答:师归纳:宋君不相信这件事,不轻信传言。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 说话要防止歧义。2.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3. 对待传言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生答:师归纳: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出示ppt课件微信传言2.出示ppt课件生活中传销的案子。六复习巩固、课堂练习 一词多文【之】: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得一人之使,【助词,的】。【闻】:有闻而传之者【听到】。闻之于宋君【使听到】。【于】:闻之于宋君【使、对】。非得一人于井中【在】。附:板书设计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一 起因: 穿井得一人二 经过:穿井发现一个人 三 结果:不若无闻也 【认真求证,不轻信轻传】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通过积极创设引导学生 自立学习的情境,充分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的空间,本节课中,实现了最高效的自立,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