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词(其一)教案(蒋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
秋词教学设计1、 教材、学情分析 秋词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作者刘禹锡。本单元主题是秋日撷英。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很难把握作者所所写之景(意象)及其所抒发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教师在这个方面应加以点拨与引导。 二、 教学目标1、感情读文,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2、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2、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杜牧的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2) 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2、写作背景(2) 读古诗一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要求学生标出疑难字音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 要求学生在诗歌中划出节奏 二读:结合注释,读明诗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诗意 遇有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换看法 三读:品析意象,读出情感 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所写之景物有哪些,思考这些景都带有什么色彩 (3) 学习诗句(4) 探究质疑1、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秋天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2、 使诗人对秋天有着怎样的超越古人的认识?3、 作者对秋的独特认识,是通过怎样的手法表现出来的?4、 诗人对秋的 这种独特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5、 诗人为什么说秋天胜过春天呢?(用原文回答)6、 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秋日胜春朝”?7、 晴空一鹤排云上,诗人借鹤寄托了什么?8、 秋词中哪一句诗体现了诗人的豪迈乐观,抒发了诗人的远大志向?(5) 归纳提升(6) 悟一悟通过对全诗的学习,想一想,当我们人生路上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能从诗人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7) 全诗小结(8) 背诵古诗并检测(9) 拓展延伸1、 关于秋天的诗句2、 出示秋词其二让学生背诵(10) 布置作业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秋词改写成一段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