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夜雨寄北》教案(周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
课题唐诗中“羁旅家书”的情味课型国学诵读主备人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多角度诵读诗歌的情味。2通过“背景铺垫、想象扩写、意象积累”,体会曲折变化的情感。3诵读中华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1多角度诵读诗歌的情味。2通过“背景铺垫、想象扩写、意象积累”,体会曲折变化的情感。学习难点通过“多角度诵读,想象扩写、意象积累”,体会曲折变化的情感。学习过程一、解析教材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寄给妻子的一封家书。家书,作为唐诗中一个重要意象和诗歌内容,是传达怀乡者乡情、乡愁的一种重要手段。解析难点:一“问”道出远在长安之妻多少日夜的等待。盼归,念归,心交粹,泪断肠。一“答”未有,夫妻伉俪情深,妻盼如心焚,怎奈山高万远,遥遥无期,这一答包涵无尽的无奈、深深地愧疚。“夜雨秋池”羁旅于群山恶水中,“夜”最让人难挨,又怎奈平添一场凉意肃杀的秋风秋雨,此景更让羁旅的诗人感到无比凄凉孤寂,不禁悲从中来。“何当”何时将要,诗人归期未知,只能把思念寄托与想象重逢之中,这其中又有多少心酸、苦涩、惆怅,记忆在这想象的“剪烛西窗”中回荡沉湎,又透出淡淡地期盼和美好。所以作者结尾一句彻底把思念寄托于未来的相聚之时,“却话”充满了希望和团圆的欢乐。背景一:唐朝盛行家书的原因古代交通不便,家书成为人与人之间远距离沟通的方式。对于唐朝而言,出游结友,是做官入仕的重要渠道,李白、杜甫等都曾远离家乡,游历各地。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有的更是多年羁旅,入职幕府,等待时机。身居异地,前途未卜,思亲念旧,所以“家书”就成为游子与故乡、家人遥守相望,情感宣泄的手段。但纵观文坛出仕之人,不得意者十有八九,迁谪远乡,孤身上任,贬谪之苦闷,孤身异乡之凄凉,“家书”又成为一种情感寄托而存在。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当然“家书”对于戍守边疆、征战沙场的战士来说分量更重,决战与生死之间,一封家书写尽了征人无法提及的内心痛楚,令狐楚塞下曲其一“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安史之乱后战乱不断,又增添了另一份家书,杜甫曾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课重点讲“羁旅中的家书”二、 课堂研讨主问题:曲折变化的情味导入:造字本义:套住马头,绑住马腿,使马不能自由活动。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一)情味背景渲染背景二:李商隐一生不得志,潦倒终身,做此诗时诗人赴巴蜀川东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这是一封写给远在长安妻子的回信。预设;通过内心独白式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这则家书的凄凉、感伤。(二)情味节奏揣摩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背景三:巴山、巴蜀:刘禹锡曾云:“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巴蜀之地,偏僻闭塞,荒凉孤寂。预设:通过对话式读,个别读,同学教师指导读,揣摩诗歌的停顿、抑扬延绵,从而读出诗歌的情境。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三)情味想象入境补充注释:【未有】没有;【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剪烛、西窗话雨出自本诗的成语。发挥想象,选词扩写,体会情感的微妙变化。示例:问归期:一位目含愁思,无心梳洗,面容憔悴的思妇,侧倚高楼,极力远眺南方,看到北归的马车忽而双手合拢,面带喜色,忽而嘘声长叹,泪眼模糊。 小结:深沉曲折一问一答,无奈愧疚;夜雨秋池,愁情乍起西窗剪烛,共话良宵,联想相聚,憧憬美好 (四)情味背诵吟咏背景四:李商隐与妻子王氏伉俪情深,不料妻王氏就病故于李商隐羁旅巴蜀这一年的夏秋之交。诗人数月后闻讯,作此诗时妻已故。预设:通过学生自由背读,读出阴阳相隔的悲恸、悔恨。小结:背景铺垫,渲染情调想象扩写,入情入境两首诗,两位游子,一生不得志,羁旅多年。(五)情味诗意理解注释:良伴:好朋友。凝情:凝神沉思。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寒灯:昏冷的灯火。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思旧事:思念往事。断雁:失群之雁,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警:惊醒。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侵晓:破晓。沧江好烟月:江水上那美好飘渺的烟月。沧江:泛指江水。 门:门前。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 ,门系/钓鱼船。译文:独宿旅馆中无知心的朋友;忧郁的心情让人黯然伤神。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家乡迢远归梦到破晓未成;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沧江上月色含烟多么美好;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预设:自读自译,男女分角色读,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情境。(六)情味意象对比背景五:旅宿作于杜牧外放江西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愁思惊梦,归思难收。家乡美景,憧憬向往,心有慰藉。预设:通过重读画线的意象,对比意象读和教师范读把握诗歌的情感的变化。小结:中国人在诗歌创作中,主要不是去发挥他们的叙事才能,而是去尽力捕捉和心灵相同的自然物象。唐代的羁旅游子正是通过这一封封家书,淋漓尽致的表达内心的苦闷、挣扎。小结:意象积累,借物传情抒发乡情的意象还有“鹧鸪、梅、杨柳、浮萍、笛子、芦管、舟、帆、梦、泪、夜、雨”等。背景六:唐诗中“羁旅家书”还有写怀乡者寄信时唯恐不能尽意的担忧,如张籍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也有因寄无意义家书的内疚,如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更有写想寄但不能寄、未付诸于纸笔的痛苦,如戴叔伦代书寄京洛旧游“欲寄远书还不敢,却愁惊动故乡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书”承载了羁旅游子太多的情愫,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家书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它像暖水袋给予我们的温暖,绿皮车承载我们的乡愁,录音机永存我们的时代记忆,都在岁月的流逝沉淀中越发弥香。三、 拓展作业1、运用“意象积累、想象扩写”来体会两首诗的情感。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 唐 许浑欲寄家书少客过,闭门心远洞庭波。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贫居不问应知处,溪上闲船系绿萝。寄江南诸弟(唐韦庄)万里逢归雁,乡书忍泪封。吾身不自保,尔道各何从。 性拙唯多蹇,家贫半为慵。只思溪影上,卧看玉华峰。2、请给你的家人写一封家书,运用一定的意象和细节抒发你的情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羁旅 深 情 曲沉 折课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