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教案(赵老师公开课获奖设计).doc
课 题陆游爱国诗三首教学设计本课教学指导思想 和理论依 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理解并诵读陆游三首爱国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教育部审定(2016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补充诗歌,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本首诗的同时补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7-9)年级”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实施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依据以上指导思想将教学内容确定为理解、诵读三首爱国诗篇。教学背景分析教 学目 标1. 教学内容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这三首诗,都写于作者生活的晚期,已经退居到绍兴的乡下。从形式上说都是七言绝句,非常的短小,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没有理解的障碍。这三首诗的构思和感情生发方式都非常接近,表达的都是强烈的爱国情怀, 通过诵读这三首诗,学生的爱国情感能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2.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内容比较浅显的古诗,大多数学生曾经背诵过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升入中学后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内容,掌握了朗读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方法,能写简单的诵读脚本。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说明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入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并以诵读诗歌、鉴赏诗歌、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能力,体会陆游爱国情怀。4.学前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教育部审定(2016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补充诗歌,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本首诗的同时补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升入中学后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的内容,初步掌握了朗读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方法,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达到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陆游及其诗歌所体现的爱国情怀的理解。要想达到读好诗歌的目的,就要先读懂诗人,为此,在上一课时,师生共同介绍了陆游的生平及故事,学生写了这三首诗的诵读脚本。1.讨论诵读脚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人情感,归纳欣赏诗歌的方法。 3.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 重点 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难 点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人情感,归纳欣赏诗歌的方法。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意 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陆游的生平,给他的三首爱国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写了诵读脚本。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小的诵读比赛,三大组同学从这三首诗中各选一首进行创意朗诵。要想把诗歌诵读好,首先要根据诗的内容情感确定朗读的重音、停连、节奏情感等内容,接下来就先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三首诗的诵读脚本。二、活动一:讨论诵读脚本,根据脚本自由朗诵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请一名同学展示自己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诵读脚本,对脚本进行解说,根据脚本朗诵。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疑难处点拨:(预设:学生可能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理解得不深入,此处可以出示南宋时期地图,将陆游所在地“山阴”和“黄河”、“华山”以及被金兵占有的“中原地图”标注出来,辅助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陆游在自己的家乡,劈头想的是沦陷区的黄河泰山,想的是在沦陷区里生活的大宋王朝原有的子民,他们整日以泪洗面,在沦陷区内惶惶不可终日,强烈的盼望南宋的军队能够打到北方收复失地。他的创作地点是山阴,可是他想到的是北方的失地,作者是一个跟现实政治无关的,跟王师北定中原无关的普通老百姓,可是他心中还是揣着北方的遗民,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期盼的,大宋王朝的军队怎么能收复失地,忧民忧国之情不言而喻,同时也对统治者的苟且偷生作了批判。)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分析我们应该得出这样一条经验:要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了写作背景,我们再来对自己写的诵读脚本进行修改,然后朗读,读出作者复杂的情感。请学生自主朗读。全班齐读。教师适时点评:从朗读基调、重音、停连等方面点评,以鼓励为主。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的陆游,在山阴日夜期盼着“王师北定”,终于病倒在床,病榻之上,他写下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现在请同学根据自己写的脚本来朗诵这首诗,然后说说在哪些地方自己朗诵得不太好。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教师适时进行解疑:预设:“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此处可能是学生理解困难之处。可引导学生拿自己在“风吹雨”的情境中所想与陆游所想进行对比来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小结:欣赏诗歌除了关注写作背景,还要关注所写景物对诗人的内心影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使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展现。诵读:三四句要读得激昂。3.示儿请同学们利用以上方法小组学习,深入理解示儿,对诵读脚本进行修改然后组内朗诵,推选一名朗诵最好的进行展示。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陆游爱国情怀:通过以上学习,你对陆游有哪些更深刻的认识?二、活动二:诵读比赛教师小结并布置诵读比赛:陆游的爱国情感是贯穿他一生的。无论是他“初入仕途”、“北伐献策”以及“蜀中生涯”时期,乃至临终,在他的心里收复失地、祖国统一最为重要,生前如此,死后如此,甚至要求子孙后代也要如此,国家至上!因此,人们提到古代爱国诗人想到的第一个会便是陆游。接下来就让我们进行一次陆游爱国诗篇诵读竞赛,每组一首,创意朗读,读出爱国之情。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三、教师评价,布置作业。课堂小结:陆游继承了我国爱国主义的传统,爱国主题贯穿了陆游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到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的精华和灵魂,他的爱国诗将永远在诗坛上大放异彩。“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内容不同: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是红军战士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爱国是我们当代青少年的: 。请同学续写诗歌。一名学生展示所写诵读脚本并解说,根据脚本朗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学生看地图,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根据老师的点拨修改诵读脚本,有感情朗读,几名学生依次诵读。全班齐读。学生根据脚本朗诵,并提出疑难。学生朗读。全班齐读。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展示。学生发言。学生小组准备:分工、诵读。小组依次诵读。学生评价,根据每组朗诵特点给予奖励称号。学生倾听。布置任务,激发兴趣。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利用地图,突破难点,理解作者忧国忧民情怀。总结方法,提升思维。培养诵读能力。激发兴趣。自读质疑。设置情景,解决疑难。德育渗透。培养诵读能力。实践、练习。德育渗透:感受陆游爱国情怀。落实任务。培养诵读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激发爱国情怀。德育渗透:联系现实,写自己应如何爱国。板 书设 计陆游爱国诗三首理解诗歌:1. 关注写作背景;2. 关注所写景物对诗人内心影响。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等级ABCD自评对本节的兴趣浓厚较浓厚一般弱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强较强中弱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多较多一般少朗诵情况,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好较好一般弱在知识、方法、爱国情感等方面获得的收获高较高一般低同伴互评本节课朗诵、发言的次数多较多一般少质量好较好一般差本课特 色1本节课讨论诵读脚本入手,理解诗歌内容,反复吟诵诗歌;以诵读比赛的“任务驱动”方式激发诵读兴趣,培养了理解诗歌、诵读诗歌能力,体现了诗歌教学的宗旨。2. 课堂讨论得出赏析诗歌方法,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3课堂上反复吟诵,教师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学生受到了爱国情怀的熏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