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孙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课题:“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和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形成具体观念;3、知道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4、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的不同,知道减小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感悟测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测量,体会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2、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长度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通过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对初二学生似乎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操作不一定规范,因此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是这节课的重点。3、 教具1、认识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刻度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一米长的厘米刻度尺、20厘米长的毫米刻度尺。3、辅助教学用具。电脑、幻灯片。4、 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故事:传说英国有一胖一瘦俩位大臣,用各自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得出不同结果。学生讨论为什么 ? 最后老师指明,宇宙万物,从纷繁的星体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河流,从高大的建筑物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点明课题: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设计意图:从有趣的故事出发,引入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教学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了专项预习:单位换算,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能快速地进行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微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找出其中的规律。课上,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的预习检查。最后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这一知识内容。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有一定的认识,将此部分教学内容以课前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即极大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减轻了学生课上学业负担,更很好地提高了有效教学。 (2) 学生实验 a.要求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4个学生闭着眼站在讲台前面,我说一声开始,4个学生同时比划出1米的长度。然后睁开眼再互相比较。b.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感知,让学生对长度及其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3)出示习题: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a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为6700____________; b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4____________; c一张普通的试卷的厚度约为70____________;d估测课本封面上展示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____________。2、 长度的测量工具出示实物,让学生认识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器等。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刻度尺学生比较熟悉,也经常使用,所以课上安排先让学生自己去测量长度,然后大家讨论其测量过程中的不足及错误,最后由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用幻灯出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尝试着利用错误尝试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得之时暴露出使用刻度尺的错误,并有针对性地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如此简单的测量,也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只有严谨认真,才能做好实验,学好物理。4、 误差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设计意图:有意思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6、 布置作业:自主选择器材,测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细铜丝直径、地图上相邻俩城市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