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褚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4、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教学重点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家庭会购买奢侈品。你家购买的奢侈品都是真的吗?如何帮助家长鉴定物品是否真的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第49页图2-17,认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教师给予肯定。实验:教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入书中表中,把前面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入表格中。接着,教师将天平放在讲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请二位同学上讲台测定1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其他同学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质量(g)体积(g)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铜块1铜块2水1水2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铁块1与铁块2比较: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7.9g/cm3。铜块1与铜块2比较:铜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8.9g/cm3。同理,比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然后比较水、铜块、铁块三组实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不同。二、密度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对于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一定的。跟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教师: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质量分布的疏密情况,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教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教师: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讨论公式的意义: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讨论。1、根据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教师明确密度的单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国际单位是kg/m3,1g/cm=1000kgm3。教师再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51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观察密度表,让学生讨论,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3、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等。三、求物质的密度(计算)让学生看书,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教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白板展示解题过程。然后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教师及时纠错。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让学生发达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