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钱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物理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五章第五节物体的颜色教学设计课题:物体的颜色一、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P117- P119,第五章第五节物体的颜色。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知道物体的颜色如何决定。【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实例和活动中掌握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 1.自己动手;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注意倾听;4.相信自己、表现自己的习惯。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第1课时(总1课时)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尝试从实例和活动中收集、加工信息掌握新知识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提炼和应用物体的颜色的知识六、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2.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七、教具: 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八、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引入播放视频颜色对比片段问:你有何感受?(提到彩色的好)问:五彩缤纷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走进物体的颜色的知识殿堂。引入课题:(板书)五、物体的颜色带着好奇,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有梯度的设立问题情景,二重递进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二)光的色散PPT出示问题和图片,通过讲解、问答并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来交流学习光的色散的知识。1.问题探究让一束太阳光(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会看到什么现象?2.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3.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环节,老师做必要的讲解和补充。认真倾听,动眼、动脑、动口,领会问题学生带着预设问题看视频,组内对学、群学在导学案上写出答案后口头汇报并评价、补充举手者,展示分享,其余学生倾听,补充问题设疑,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观察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大胆展示自己和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三)光的三原色原理PPT出示光的色散的图片问: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七色光,那么,色光的混合会不会出现白光呢?(提到会或不会) 引入主题活动二:色光的三原色PPT出示问题,通过问答、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光的三原色的知识。1.问题探究 色光的混合会出现白光吗?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情况一样吗?2.探究过程 (1)色光的混合 要求学生注意从视频中获取信息,播放视频,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色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绿=_________ 红+蓝=_________绿+蓝=_________ 红+绿+蓝=_________说明: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2)颜料的混合宣布活动规则:要求学生对比色光的混合规律,对照颜料的混合图,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PPT和导学案中的问题。PPT中的问题如下,选三位学生在小黑板书写并对照图片给大家讲解,同时,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颜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红+黄=________ 品红+青=________黄+青=________ 红+黄+蓝=________说明:绘画时用颜料的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导学案中的问题如下,(即实验结论部分)通过引导,让学生主动说出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点。 3.实验结论 色光的三原色:_____ 颜料的三原色:_____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这叫做光的________原理。可见,色光的混合 出现白光。(会或不会)颜料的混合和色光的混合 。红、黄、蓝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颜色来。各环节,PPT展示并做必要的讲解和补充。大胆猜想,积极发言获取信息,解决课件中的问题对照课件中的问题,组内交流约定:生日在7月份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并讲解,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问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对照预设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积极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锻炼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及展示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突破自我,升华知识培养观察图片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理解(四)物体的颜色PPT出示关于颜色的图片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提到五光十色、一碧千里、姹紫嫣红)问:这些颜色好看吗?(提到好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彩色记忆,那么,为什么物体的颜色会不同?引入主题活动三:物体的颜色PPT出示问题,通过播放视频、出示图片、问答、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物体的颜色的知识。1.透明物体的颜色 让学生注意从视频中获取信息,播放视频,出示图片,问答、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总结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说明:透明物体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它不同颜色的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让学生注意从视频中获取信息,播放视频,出示图片,结合导学案,问答、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说明: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它不同颜色的光。 PPT出示对比图片,提示学生独学或群学,通过问答、启发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白色物体 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 所有的色光。跟踪训练(拓展) 变色的小兔子 PPT出示图片和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问答、启发、鼓励等方式来完成对应的问题。1.透过纯红的玻璃片观察小兔的图片,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2.透过纯蓝的玻璃片观察小兔的图片,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主题活动小结PPT出示问题,鼓励学生分享总结: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 )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体现课程标准 生活 物理 社会 过渡语言:物理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下面看几个具体体现。PPT出示文字和图片,鼓励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摄影中,为了改变拍摄影像的色调,常将某种颜色的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将通过的光加以过滤,只允许某种色光通过而吸收其他色光。这些玻璃所起的作用和玻璃纸类似,被称为滤色镜。2.园艺家为什么失败?一个爱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物理知识所造成的悲剧。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或恰恰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因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缓慢,甚至枯萎。3.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布满了荧光点,这些点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复合起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颜色的光。各环节,PPT展示并做必要的讲解和补充。积极发言观看视频和图片,联系实际,总结结论观看视频和图片,联系实际,总结结论观察图片,合作交流,总结结论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动眼、动脑、动口,共同感悟新知理解其意,积极举手发言动眼、动脑、动口,共同感悟新知锻炼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锻炼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突破自我培养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拓展视野,升华知识当堂检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当堂检测习题,对照课件反馈并自我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1.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小水珠形成的______现象,彩虹的最上边是 色。 2.用放大镜观察彩电的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3.太阳光照射到红纸上呈_____色,红光照射到白纸上呈____色,黄光照射到红纸上呈____色。这些现象都表明了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跟它颜色_____的光,而吸收跟它颜色_____的光。4一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她穿着白色上衣和红色裙子,当用绿追光照射她时,舞台下的观众会看到她的服装颜色是:上衣是_____色,裙子是_____色。5.透过红玻璃看蓝布是黑色,是因为( ) A.红玻璃将蓝布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B.蓝布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布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答案:1.色散 红;2.红、绿、蓝;3.红 红 黑 相同 不同;4.绿 黑;5.C认真快速答题,完成后举手约定:前五组的7号学生上黑板书写答案,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问题,准备补充、纠正对照课件,跟着老师的节奏,发现问题,反思纠正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自我,巩固知识强化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本课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五章 光现象五、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物体的颜色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八、作业布置发挥想象,制作一个彩色陀螺。 九、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才算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从当堂检测的结果看出,学生错误较少。从整体看,达到了高效课堂的“6个度”:即学生自主的程度、参与的广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展示的风度都比较好,课堂小结的也比较有精度,达到“学-展-点-练-评”五环教学的效果,也符合新课标理念“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拓展,比如: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较多的例子。因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在教学中体现“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教育理念,还要注意点拨的力度和多角度的评价,尽量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渗透新课标提出的“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今后教学应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