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察云》教案设计.docx
6.观察云【教材简析】 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聚焦部分将学生观察的视野转向天空。而问题“我们怎么观察云”进一步聚焦到观察云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探索部分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这是什么云。由于云无法收集,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走到室外,亲自去观察云、记录云,也鼓励学生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为下一步图片资料的对比做准备。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记录。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第二个活动,在学生充分观察了云并认识云的形态之后,让学生来观察云量。研讨部分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他们所画的云的形状,再和教科书上的云的三种形态进行比对。第二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云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补充气象学上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1/4但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学生分析】 学生们眼中的云千差万别,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观察到的云各不相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记住云的特点和名称,只需要感知天空中的云是不同形状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记录即可。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观察云量时,只需让学生大体的去感觉天空中的少云、多云、阴云密布的三种状态即可,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根据云量的多少, 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科学探究目标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并对比资料, 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种基本形态。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记录。科学态度目标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云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天气的信息, 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云,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天气的三种状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记录册。教师准备: 1 套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典型的晴天、阴天、多云图片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问题导入:今天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说一说,对于“云”他们都知道些什么,介绍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进而提出“怎么观察云呢”。二、探索(预设25分钟)1.介绍云的种类和云量。先在教室内观察各种云图,教师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积云、层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云量的天空图片,了解不同云量的天空状况。补充介绍: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1/4但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图片展示几种云,让学生试着判断它是什么云;展示几种天空云图,让学生判断云量。2.室外观察,并判断云的种类。带学生到室外观察云,并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将记录到的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说一说与哪一种云类似。3. 观察云量,并记录下来。室外观察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三、研讨(预设10分钟)1.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这些云进行分类。2.小组讨论,今天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3.说说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板书设计】6.观察云一、观察云(此处粘贴学生作品)二、观察云量【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课堂活动记录有两个内容。第一个记录内容是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这是什么云。组织学生室外观察云的形状,再对照教材中气象学上的图片,判断今天是什么云,将名称记在图的下面。第二个记录内容是观察今天的云量并记录。当学生到室外观察云量的多少后,也要引导学生做充分的研讨,让学生明确判断晴天、多云、阴天的描述性标准,最终确定今天的云量情况,并将对应云量符号记录在方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