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教案.doc
穷人教学目标1.学会16个生字、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2.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3.学习通过环境、人物言行和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从题目看,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作者却是以一类人的总称“穷人”为题目,这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文中的“穷人”穷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然而除了穷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2介绍写作背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通顺,认读字词。2课文围绕“穷人”写了哪些内容,你从这些内容中能够回答老师开始时提出的三个问题吗?教学参考: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3梳理全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和层次:等待渔夫(1-2自然段)、探望西蒙、抱回孩子(3-11自然段)、渔夫归来(12-结束)三、按内容逐层学习课文,提示学生一定要紧紧围绕“穷人”来理解1指名学生读“等待渔夫”这部分,并思考:你从这一层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应该发现以下几点:事情发生的季节与当时的天气;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难;主人的勤劳与小屋的舒适;主人的善良。2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探望西蒙”,思考:西蒙是什么人?她的家境怎样?你从这件事中又体会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有两点:一是通过桑娜由看灯塔转而想起看望西蒙和“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来体会桑娜的善良;二是通过对西蒙家中的情景,尤其是对西蒙母子情状的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进入到角色中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课堂小结这一堂课重点是让学生对穷人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熟悉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总结。同时这一堂课也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结构划分,使学生对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并对前半部分内容进行细致探究,对人物的精神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第2课时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1、听写上一节课讲到的字词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1指名读第二部分第二层“抱回孩子”,思考:从这一层的描写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到什么?对本层重点句子的理解:(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注。(补充: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2学习最后一部分。齐声朗读,通过两人的对话和渔夫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对本层重点语句的剖析:(1)桑娜沉默了。“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鱼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心地善良。(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表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3)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的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她当时的心情,达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三、探究写作特色1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2另外,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设置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四、课堂小结本堂课将余下的部分进行了细致分析,使学生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同时在写作特色的挖掘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五、作业设计续写穷人:桑娜一家有五个孩子,他们拼命地劳作才能勉强吃饱,如果再增添两个孩子,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你为穷人续写一个结尾吧。板书设计13.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