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doc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准备课”第28页。知识梳理知识点举例说明具体内容数一数与物体一一对应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数,数到几,物体的个数就是几。按顺序数数按顺序数数:可以从左往右数,还可以从前往后数,注意不要重复和遗漏。比多少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如果都没有剩余,则两种物体的个数同样多;如果有剩余,则有剩余的物体的个数多,没有剩余的物体的个数少。复习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2.使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3.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复习重难点1.按一定顺序数数,掌握数数方法。2.培养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的能力。复习方法首先,以教材为本,整体复习。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需有“本”可依。复习时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复习是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的总结性训练, 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某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和对比,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从而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复习谈话激励,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和比多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今天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和复习一下吗?(板书课题)【品析:直观引入,回忆旧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故事导入法:有一天,丁丁看到王伯伯在果园摘桃子,就对他的小伙伴说:“王伯伯摘的桃子数和我们小组的人数一样多。”他们小组还有欢欢和明明,聪明的你能猜到王伯伯摘了多少个桃子吗?【品析: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出正确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复习整理,巩固新知教师谈话,引起兴趣。同学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上面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情景图中的人和物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开始学习。【品析: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导观察,指物数数。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1)看图无序观察。学生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树、小鸟)(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玩单杠,两个单杠)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盆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有9个女同学,有10个男同学)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了团结、欢乐的气氛。我们学过哪些数数的方法?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小结:(1)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数;(2)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3)按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的顺序数;(4)可以用笔点着数或用笔做记号数。注意:不要漏数或重复数。【品析: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复习比多少。我们学过哪些比较多少的方法?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回答。(1)比较物体多少,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看谁有剩余,谁就多,如果没有剩余,就说明它们同样多。(2)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品析:判断哪个物体多些或少些,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易出错,也能排除各种干扰。】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1.数一数,连一连。2.在同样多的下面画“”。()()()3.在多的后面画“”。()()【参考答案】1.2.()()( )3.( )()【品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轻轻松松学知识、用知识,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四、畅谈收获,提升能力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一数和比多少,同学们学会了在生活中数10以内的数,并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了。在课下要多练习!【品析:本单元是准备课,通过本环节,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了总结,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对于刚刚升入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采用直观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中学知识。在观察、活动等实际操作中,渗透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