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24《河中石兽》教案(王老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2.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关注古今词义的异同,理解作者对僧人、讲学家的批评态度。教学难点: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等文章相关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每日分享一则小故事,由故事导入课文二、展示自学,夯实基础教师预设相关资料(一)有关作者纪昀,字晓岚,号石云、观弈道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深受乾隆帝赏识。曾任四库全书总纂zun修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二)有关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三)积累文言词汇1.理解古今异义(1)一寺临河干中(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2)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今义:年龄。)(3)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4)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5)渐沉渐深耳(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6)转转不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古义:只。今义:但是。)(8)盖石性坚重中(盖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2.理解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3.一词多义(1)如:如是再啮 像。 如其言 依照,按照。(2)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众服为确论 认为是。啮沙为坎穴 形成。 以为顺流下矣 是。(3)之:闻之笑曰 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求之 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 代讲学家的话。 -“动词+之”时作代词其反激之力 至石之半 然则天下之事 -“之+名词”时作助词,译为“的”4.理解特殊文言句式(1)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2)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3)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四)合作交流,探究故事的道理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点拨: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点拨: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的。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3.对于落入水中的石兽,人们提出了几种方法,理由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大家根据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寻找经过人物 寻找的地点 理由 结果第一种 僧原地水中 不可得第二种 僧顺流而下 以为顺流下矣 无迹第三种 讲学家原地沙下 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失败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第四种 老河兵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果得于数里外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点拨: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5.如何看待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点拨:在打捞石兽这件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自恃博才,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自信满满,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6.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点拨: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也诠释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课下阅读阅微草堂笔记。板书设计河中石兽纪昀寺僧:原地水中、顺流而下讲学家:原地沙下 实践出真知老河兵:求之于上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