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案(钱老师获奖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白鹭 教学目标:1. 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2. 能想象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白鹭”的资料了解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会认字,理解“精巧、镜匣、适宜”等词语的意思。2.会写“宜、鹤、嫌、朱,框、匣、哨、恩、韵”等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4.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白鹭的形象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目标1.板书课题:白鹭。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鹭”。2.导入:同学们知道有关白鹭的诗句吗?(出示有关白鹭的诗句)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通过写诗来表达对白鹭这份喜爱的感情。【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古诗,一是让学生感受白鹭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赞美。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白鹭在生活中很寻常。】2.出示单元导读,引导: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那么在白鹭这篇文章中,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他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感情的呢?【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突出单元要素,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1)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2)理解“镜匣”“嗜好”“黛色”等词语的意思。三、厘清结构,初步感知白鹭之美1.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鹭的句子。预设: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提问引导: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是我们重点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诗)3.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预设:2-5自然段写了白鹭的外形。6-8自然段写了白鹭觅食、栖息、飞行等方面的生活习性。(相机板书:外形 习性 觅食 栖息 飞行)四、感受“适宜”,体会作者情感1.关注“适宜”,明晰特点思考:2-5自然段中哪一句话概括了白鹭的外形特点?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白鹭的外形?预设:“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概括了白鹭外形的特点。(板书:适宜 )2.交流“适宜”,体会情感(1)读第5自然段,从哪儿感受到白鹭外形的适宜?预设一:从“流线型”感受线条流畅、柔美。预设二:从“雪白”“铁色”“青色”感受朴素、典雅的美。预设三:白鹭“适宜”的程度恰到好处,无可挑剔。(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引导:朗读时要注意节奏,体会作者对白鹭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设计意图:紧扣“适宜”,引导学生感知白鹭形美、色美;再通过品词析句、图文结合、感情朗读中逐步感受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初步感受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3.补充材料,体会形象美。(1)出示句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引导:战国时期宋玉是怎样来形容这位姑娘的美的?引导学生发现白鹭和“东家之子”共通的精巧、适宜之美。(2)比照体会,感受形象之美。点拨:作者把宋玉写绝代佳人的句子化用到白鹭身上,白鹭就有了鲜活的人性化形象,他对白鹭喜爱的感情就藏在这个形象中了。(将板书中的“外形”改为“形象”)【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补充,引导学生体会,当作者把自己浓浓的情感注入到白鹭身上时,其实就将白鹭人格化了。与其说作者是在写白鹭的外形,不如说作者是在描绘一个鲜活的人性化的形象。把板书“外形”改为“形象”,一是将作者的感情凸显出来,二是体会怎样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4.引发启示,练习背诵。(1)引导:从郭沫若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学习的启示?(勤于积累)(2)出示作者简介。(重在说明其文学成就,离不开博览群书,勤于积累的好习惯,相机引导积累。)(3)学生练习背诵。【设计意图:此处作者的化用是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意义的极好机会。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势而导,对郭沫若的介绍,意在说明成功离不开平时点滴积累。学生获得启示:只有把经典的语言熟读背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此时,学生明白了背诵的意义。有了动机的支撑,可促使主动积累,养成习惯。】5.细品字词,体会“那”字蕴含的情感。(1)提问:还有哪个字也藏着作者的情感?(“那”字)(2)对比品读:去掉“那”字对比读,感觉有什么不同?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预设:“那”字突出强调了白鹭的美,四个“那”字的反复,就是四次的赞叹。这样对字词细细品读,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流淌的情感。【设计意图:将去掉“那”字的句子与原句作比较,学生从对比朗读中感受到去掉“那”字,虽意思相同,但情感不同。“那”字里饱含着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6.熟读成诵。(1)指导感情朗读、配乐朗读。(2)背诵,促进语言内化。五、体会表达方法,再品赞美之情1.自读3、4自然段,提问:第5自然段的描写足以表达白鹭的美,能不能去掉第3、4自然段呢?说说理由。(对比)2.交流体会:作者是怎么对比的?对比的目的是要具体表达什么感情?引导:作者这样对比是要突出白鹭精巧、柔和、平常的独特之美。在对比中,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就体现出来了。【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就看出3、4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可是作者是怎样做对比的,这样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六、小结梳理,练习背诵梳理2-5自然段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练习背诵。七、指导书写1.根据结构给生字分类。2.重点指导“嵌”和“嫌”的书写。板书设计: 1.白鹭外形(形象)适宜 诗 觅食习性 栖息 飞翔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8自然段。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想象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3.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教学过程:一、扣题回顾,设疑引导想象1.引语:上节课,我们感受了白鹭适宜的美。觅食、栖息、飞行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怎么会像一首诗呢?下面让我们走进6-8自然段。2. 学生自由朗读6-8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写在相应段落的前面。二、学习第6自然段,品味“诗韵画面”1.引导想象,品赏优美画面(1)交流画面名字。预设:白鹭钓鱼 水田钓鱼 (2)提问: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清水田”“玻璃框”“镜匣”等关键词句,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画面的美。预设:清澈的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出白鹭的身影,一幅装饰精美的田园风光画。【设计意图:本文的语言凝练,句句含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课文的意境进行想象和补白,尽可能地再现课文所要呈现的画面,这对于体会作者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的语言不断丰富,重组、生成。】2. 揣摩品悟,体会无穷韵味。(1)提问:你觉得哪个词把白鹭写得特别有情趣?(钓鱼)说说理由。(2)感受“韵味”。对比: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叼鱼。预设:作者不是在介绍白鹭觅食的习性。在作者眼里,白鹭化身成悠然自得的渔翁,享受着悠闲、宁静的时光,画面有了韵味。引导:我们不但想象出了优美的画面,而且进一步走进画面中,品出了其中的意境和韵味,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将板书中的“习性”改为“韵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钓鱼”去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悠然垂钓的渔翁。作者已经不是在介绍白鹭的习性了,而是在为我们描绘一幅韵味十足的画面。将板书中的“习性”改为“韵味”,引导学生入境体会其中韵味,进而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3)给画面改名,凸显韵味。预设:改为“清田独钓”“清田闲钓” “清田雅钓”(相机改动板书)【设计意图:起名环节,从开始“白鹭钓鱼”“水田钓鱼”概括段意式的取名,随着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深入体会,到后来取名时一字一字的揣摩品咂,学生经历“概括段意想象画面品出意境”思维提升的过程。由浅及深,这样的成长是看得见的。】3.朗读涵泳,抒发丰富情感(1)师配乐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诗情画意的境界。(2)配乐朗读。三、品读7、8自然段(一)自主品悟7、8自然段1.自读要求:想象画面,借助关键词句体会韵味和作者表达的情感。2.小组交流,说说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抓住关键词谈感受。(二)品读交流第7自然段1.交流画面名字。预设:树顶望哨 清晨闲立2.抓关键词体会画面的韵味。预设点拨: 从“悠然”“孤独”中体会白鹭淡雅脱俗的气质,超然物外的淡然之韵。关注“绝顶”,给人高险之感,更能体现白鹭悠然自得、气度非凡的神韵。3. 比较体会表达之妙。思考:为什么用问句,不直接说“它不一定是在望哨。”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引导:作者的高明就在于此,问句赋予白鹭感情,引发读者无限遐想,耐人寻味。4.引发想象:当你也赋予白鹭情感时,你觉得它或许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学生想象画面、品味画面意韵。)点拨:我们这样品读想象,让白鹭也有了情感、思想,画面就有了韵味。5.给画面改名,让画面更有韵味。预设:悠然独立 绝顶独望 绝顶远眺 绝顶闲立 (相机板书)(三)品读交流第8自然段1引导学生抓住“黄昏”“低飞”等关键词想象画面。预设: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白鹭翩翩地飞着,飞过田野,飞过小河,在村庄上空来回飞旋。2(出示白鹭低飞图)引导体会:白鹭低飞的姿态,给你什么感受?体会到怎样的韵味?预设:舒展、优雅、自由自在、轻松白鹭就像仙女、舞者、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3.学生给画面起有韵味的名字。(板书:黄昏起舞)4.联系“清澄”这个词,会对画面的韵味有更深的体会,给你什么感觉?预设:画面清新、纯净、宁静、清澈5.引导体会:这样的乡居生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白鹭赋予了乡间生活一种美的感受,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境界给人们带来了安定、纯洁、娴静的享受。难怪作者说是一种恩惠。【设计意图:将“清澄”“生命”等表示核心要义的词语从句子提取出来,让学生联系这些关键词与前面想象的画面相结合谈感受 ,既避免了对难句子的逐词解析,又让画面有了浓浓的意韵,将作者抽象化的表达变为具象的画面,有效突破难点。】四、回读场景,指导理解背诵1.提问: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些生活习性,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就成了一幅幅充满韵味的画面?预设:作者把对白鹭浓浓的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2.感情朗读6-8自然段,感受韵味无穷的诗意。3.(出示三幅画面)思考:对比三个场景,你有什么发现?作者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表现白鹭不论何时、何地都充满了韵味。巧妙安排中体现作者的情感。4.引导发现构段方式,练习背诵。三个自然段都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白鹭在做什么来写的,理清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背诵,能背得快,记得牢。【设计意图:对比三个场景,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作者的表达,从中找出规律,从而发现作者表达感情的意图。学生对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此时体会更深入,更加系统化。同时,也借机引导发现三个场景的构段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背诵。两个目标均指向本课教学要点,一举两得。】五、对照首尾,深化感情体验1.思考:默读9-11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达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的?预设:(1)在别人眼里的缺点,在作者眼里都是优点,足见作者对白鹭的挚爱,这种表达感情的写法实在是高明。(2)“铿锵(的歌)”太热烈,而白鹭的形象是恬淡的、悠闲的,所以更像是一首意蕴深厚的散文诗。2.思考:回顾全文,再来品读首尾两句话,感受有什么不同?预设:白鹭的美不只是在外表,更有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内在美。白鹭这种悠然、自在、恬淡的气质就像一首散文诗。作者再一次展露自己的情感,感情更深沉、强烈,表达对白鹭发自内心的深爱。【设计意图:课的结尾,再一次关注开头和结尾这两句作者直接赞美白鹭的句子,站在全文的角度整体把握,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沉、强烈,由衷地再一次抒发自己对白鹭的赞美之情。如此教学,学生不再只是止于表层化、概念化理解的“首尾呼应”,而是去揣摩品咂作者的感情,回味全文,感悟渐深,这一过程精准指向本课的教学目标。】六、总结全文,强化单元目标一花一鸟总关情,作者就是这样借助白鹭这一寻常事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全文不见一个“爱”字,而我们读来处处体现了作者对白鹭的最真切的感情(板书:爱)。在本单元后面几篇课文,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七、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1.白鹭形象 适宜 诗 清田闲钓 爱 韵味 绝顶独望 黄昏起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