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0《牛郎织女(一)》教案(王老师获奖教学设计).doc
教学基本信息名称牛郎织女整合课学科语文学段第三学段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民间文学、音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1.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效运用。本课的重点是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学生通过多种口吻、变换顺序等,在一定的语境中复述故事。2.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与语言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在中年级完整详细复述和简要概括性复述的基础上,多角度,大胆想象,创造性的复述。在合情合理的创编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3.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潜移默化地习得中国传统文化。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二、关注学习活动设计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三、注重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借助图片讲故事、完整详细复述、简要概括性复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教学背景分析基于统编教材“双线并行”的编排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单元教材分析1. 本单元结构分析。统编教材本单元中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导语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安排了2个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部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第一,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阅读方面的要求,而缩写故事则是写作方面的要求。本单元各部分承载的主要任务如下:1.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主识字,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特点。2.猎人海力布 :学会变换口吻讲故事。3.牛郎织女(一) :学习增加情节、丰富细节等方法,继续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4.牛郎织女(二):绘制连环画,配上相应文字,为学习缩写做准备。5.口语交际:运用多种方法把民间故事讲生动、吸引人。6.习作:学会缩写故事。7.语文园地:回顾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积累相关词句和古诗。横向关联纵向关联关于“复述”的学习,其实是一个逐步进阶、螺旋上升的过程。二年级时,学生们需要发展借助图片讲故事的能力,三年级时学习记住内容、详细复述,四年级时学习提取信息、简要复述,并在五年级开始学习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这一语文要素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思维与能力发展而制定的。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对于复述形式的要求不同,具体深入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及每一课的课后题,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复述的抓手和方法,在不同教材中反复使用。二年级教材借助字词、图片、示意图、表格等形式辅助学生讲述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常见的复述方式,为后期学习做铺垫。三年级对复述又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同样是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二年级时将示意图和表格内容填写完整,三年级要求自己去依据文章内容填写。四年级重点在“简要复述”上,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概括能力。到本单元五年级对复述的要求重点放在了“创造性复述”上。在交流平台里,编者对“创造”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这里的创意体现在形式与内容上,一方面可以就内容来展开进行创造复述,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另一方可以就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创意,如换人称讲述故事,讲故事时可以模仿不同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更有代入感。育人价值分析: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由无数代人的收集和整理而成的,也是劳动人民集体和智慧的结晶。经过几千年口耳相传,逐渐成型。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美丽故事,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朴实,另一方面又告诉了我们他们富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与文人作品的阅读形成互补,丰富阅读体验。巩固长文章阅读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训练。二、学生情况分析1.已有阅读经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民间故事这一题材并不陌生,因为不少孩子都是从启蒙阅读就开始接触民间故事。对于本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到的讲故事,在之前的学习中,孩子学习了借助图片、关键词语,借助表格,根据提示有详有略的简要复述故事,大部分孩子通过几年的积累,能形成基本讲故事的能力。同时,本单元的课文题材较长,前一个单元的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过计时训练,有85%的学生可以达到每分钟300字以上的默读速度。本单元的课文正好是再巩固的契机,利用好这一方法也为熟悉课文,讲好故事做了准备。2.待发展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在螺旋上升,因此教材在以往讲故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新概念。本单元选编了三篇课文,在讲授猎人海力布时,学生主要学习用“变换口吻”和“变换情节顺序”的方式创造性复述故事;在牛郎织女故事中,学生就可以在已有起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丰富细节”这一创造复述的新方法。通过几种方法的运用,逐步实现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文体安排上,“民间故事”是既“童话单元”、“神话单元”之后的又一主题单元,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独有的民间文学产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3.学习体验单的设计:为精准了解学情,达到长文短讲,长文精讲的目的,我们设计了课前与课上的学习体验单。(1)对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读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后,通过课前学习单前测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过前测,发现约有96%的学生可以用图示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有92%梳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内容。情节的概括能力有待提升。(2)对重点情节的了解聚焦学生最喜欢的情节,通过前测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情节,依生而导,顺适而学。班中有32名学生,根据前测结果:喜欢“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这一情节的6人。喜欢“牛郎初识织女”这一情节的10人。喜欢“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情节有8人。选择其他情节8人。通过前测,教师从学生角度先设计“牛郎初识织女”的情节。教学目标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词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事件和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能通过添加人物对话、补充角色、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细致描绘人物形象和改换人称的方法作创造性复述。4、能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通过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缩写故事。5、通过学习本单元,初步了解民间故事惩恶扬善、口耳相传的特点,提升创造性复述的能力,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单元教学重点:能通过添加人物对话、补充角色、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细致描绘人物形象和变换口吻的方法作创造性复述。单元教学难点:能用改变口吻、变换顺序、丰富细节等方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及结果分析1.课前学习评价了解牵牛星和织女星,背诵乞巧,从而引出故事的主人公。用速度的方法默读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运用预习时绘制的故事思维导图,简要复述故事梗概,检测学生是否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课堂学习评价通过交流感兴趣的情节,聚焦重点段落,观察比较,发现详略,探究复述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自主选择情节,运用复述的方法,创造性复述;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能运用讲故事评价标准点评,从中明确创造性讲故事的方法。通过回读乞巧,能回味结局,品味情感。3.课后学习评价继续读一读牛郎织女(二),创造性地讲这个故事,绘制连环画,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民间故事的热情。附件:讲故事评价标准项目姓名符合原意(3分)合理想象(5分)丰富细节(5分)其他方面(2分)教学特色分析1. 找准切入点,实现长文短教课文第17自然段是文本中勾连上下文,而又简略叙述的内容,适合学生进行想象。学生通过“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的自主学习,依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将课文中与这个自然段的相关细节找出来,运用复述的方法,变换口吻讲故事。 既带动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地阅读理解,又使预设的目标创造性复述活动有序地开展,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长文短教时,抓住切入点引领学生,对教学目标中未曾深入理解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集中性突破。这样的集中,有利于激活课堂的兴奋点,有利于营造充满智力挑战的思维场,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多重学习需要。2.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教师研读教材,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效把握,重新进行单元内容的编排,并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将相关教材内容整合在一起。单元整组教学的过程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启发学生的心智为动力,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能力为最终的目标。在单元整合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有层次推进的教学,让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内容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3.搭建复述支架,逐步提升复述能力牛郎织女(一)是一篇幅很长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繁多,内容转折多。由于复述一定要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理解主要内容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初始,利用预习单中,学生自学时所绘制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课文逻辑顺序,为复述搭建最初的支架。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先点后面的教学策略也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本单元的核心语言教学要素是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并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续编。这一学习目标要求人人落实,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根据课后要求,巧妙引导学生聚焦关键部分,通过借助板书,引导学生用上抓关键词、变换口吻等多种复述方法进行充分的表达,引导学生说充分,讲合理,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复述,关注语言的完整和流畅,让学生在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体会复述的“智”与“趣”。激发学生对复述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简单复述完整故事。2.通过变换顺序,丰富细节等方式,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3.通过讲述经典的民间故事,感受人们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景。教学重点:通过变换顺序,丰富细节等方式,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难点:通过讲述经典的民间故事,感受人们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景。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古诗导入揭示课题1. 诗歌导入,创设情境。出示:星空图 在浩瀚的夜空,璀璨的银河两侧有两颗美丽的星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像那首诗句写到的:“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2.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板书:牛郎织女背诵乞巧齐读课题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句乞巧,揭示课题,用诗歌、画面、语言创设阅读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梳理情节了解梗概1.回顾预习,感知内容。(1)反馈预习单:借助图示,简要说说故事主要内容。(2) 梳理人物关系2.快速阅读,提炼标题。用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情节。学生汇报贴板书3. 复习方法,寻找起点。复习复述方法找出文中以牛郎和织女的口吻,互相讲述自己的经历的语句。4.运用方法,初讲故事。小结:像这样把前面的情节和后面的情节放到中间去讲,就是“变换情节的顺序”也是复述故事的方法。板书:变换顺序学生展示图示:预设: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与织女相识相知,王母娘娘将牛郎和织女狠心拆散,最后,他们只能在每年七夕这一天,鹊桥相会。学生随机贴摆板书四人小组讨论预设:以组为单位写词卡(相依为命、相识相知、被迫分离、鹊桥相会)改变口吻预设: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第17自然段)预设:结合前后文,以牛郎和织女的口吻复述“互诉衷肠”的情节。借助图示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表达思考过程,并比较简炼地讲述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故事大意。运用二单元学习的快速阅读大量信息和快速搜索有效信息的方法梳理情节,提炼故事主要情节,为复述活动做准备。基于学情,提高概括能力。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复述方法变换口吻等,聚焦复述起点。通过寻找牛郎织女互诉衷肠的情节,调动学生思考、创作的积极性,把故事讲生动。合作复述探究方法1.再读课文,聚焦简略。出示要求走进牛郎织女(一)。(1)画一画:课文中简略的情节。(2)议一议:聚焦一个情节。(3)讲一讲:小组合作创造性复述故事。2.随机指导,学新方法。丰富细节把简略情节讲具体的方法。板书:丰富细节3.运用方法,再次复述。运用丰富细节的方法,小组再次复述,尽量把简略的情节讲得更生动。小组合作、展示、互评预设:老牛开口说话(老牛可能会说些什么?怎么说?怎么做?)仙女商量下凡(如何商量?具体表现)通过评价,补充创造性复述的方法。预设:老牛的神奇之处讲出老牛的动作神态预设:小组合作互评聚焦简略的情节,小组合作复述故事,尝试运用丰富细节的方法把故事简略的情节讲具体,实现创造性复述的增长点。总结、归纳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实创造性复述方法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做准备。回顾诗句总结全文1.回顾方法,巩固学法。2.再读诗句,回扣文本。3.教师小结,升华主题。看星空图,齐诵乞巧回读乞巧,音画创设情境,总结全文,再次感受故事的主题,升华情感。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继续读牛郎织女(二),试着创造性地讲讲整个故事。2.借助自己制作的连环画,讲故事。1. 运用多种方法,按照评价标准讲故事。2.绘制连环画,借助画面讲故事。巩固学法,拓展延伸,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讲故事,为后续的民间故事大会做准备。板书设计生成生成生成生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