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2汽化和液化 教案.doc

  • 资源ID:49217       资源大小:729.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2汽化和液化 教案.doc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本课时主要介绍汽化的概念。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探究水的沸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有多个实验,其中的“学生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运用沸腾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学生情况分析这一节内容概念较多,容易混淆,要着重关注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探究方法自己进行科学探究,以丰富体验和感受,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式讲授、探究、实验。4.教学手段(1)使用大屏幕投影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更具说服力。(2)用ppt展示基本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些链接,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动态显示实验图,做到图文结合,引起学生的注意。5.教学准备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实验器材:酒精、薄塑料袋、烧杯、温度计、火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热水、红墨水、滴管、中心有孔的纸板。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蒸发;理解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用蒸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探究蒸发发生的部位;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生活现象的物理道理。(2)养成主动参与协作学习的主体意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教学难点用蒸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播放视频:薄塑料袋中倒入少量酒精,排尽空气,扎紧袋口,把塑料袋一角放入温度高于80 的水中。塑料袋鼓起后,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观察现象。提问:1.塑料袋放在热水中时,你看到什么现象?液态酒精多少有何变化?为什么?2.把袋子从热水中拿出来,你看到什么现象?液态酒精多少有何变化?为什么?总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蒸发和沸腾,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液体”二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的问:“同学们,我写的字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蒸发了。”)教师: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蒸发”。投影课题并板书。一个学生帮忙拿着塑料袋,协助完成实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情况。回答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新情景,引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探究蒸发发生部位二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水的沸腾师: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是温度达到沸点以后,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那么蒸发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发生的,它发生在哪里?根据实例学生讨论蒸发的温度条件并得出结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实验:在小烧杯放一些麻油,让学生闻一闻,能不能闻到麻油味,然后再往烧杯里倒一些酒精,还能不能闻到麻油味,然后再用玻璃棒搅拌,使麻油和酒精混合,看能不能闻到麻油和酒精的气味。结论:只发生在液体表面。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剧烈程度。综上所述,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师:蒸发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人们有时需要蒸发快些,有时又需要蒸发慢些,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来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师播放PPT加快蒸发和减少蒸发的实例师播PPT放发烧这张,讲解蒸发有制冷作用回顾第二张PPT在打针之前医生会用酒精给我们消毒。现在,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个过程。实验一:师:请大家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生:手感到很凉。师:人感到凉,说明酒精蒸发从人体吸热。可见,酒精蒸发过程是吸热的。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得出的结论,为证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实验二:师:请大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请大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酒精瓶中再取出来,看看它的示数有什么变化?生:温度计示数下降很快。师:酒精蒸发,温度降低,从温度计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这说明液体蒸发要吸热的结论是正确的。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蒸发吸热的例子。师:下面我们利用蒸发吸热的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请大家来看一个实验:这是两块相同的纱布,一块不经过处理,另一块先浸水再浸入酒精后取出。如果将这两块纱布点燃,请大家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师:在酒精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水温升高;水的蒸发加快,水蒸发吸收了大量的热,使纱布的温度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所以纱布不会燃烧。这个现象生动地说明了液体蒸发是吸热的。我们来研究沸腾。观看视频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家烧过开水吗?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时的特征?对于水的沸腾,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呢?2.猜想引导:(1)你觉得气泡会如何变化?(2)你觉得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3)烧水时有没有声音呢?我们想要听清楚需要怎么办?3.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提问: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什么?提示:熄灭酒精灯时注意安全。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如何能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采用45 50 的温水进行实验,水量为40 mL左右。)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水沸腾后3 min左右熄灭酒精灯。完成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抓住气泡的产生和变化这一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尤其是沸腾现象产生后不能立即停止实验,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测量水温的变化。停止加热后,还应让学生观察到沸腾现象的消失才能结束实验。时间00.511.522.533.544.5温度温度温度选三组学生实验数据记录到黑板上。投影学生画的时间-温度图像。5.分析与论证: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何?水在沸腾时气泡是如何变化的?播放水沸腾的视频。这说明沸腾是怎样的汽化现象?撤去酒精灯,水还沸腾吗?说明沸腾过程需要什么?能否总结一下沸腾的条件?6.讨论和交流看黑板上的数据,各组水沸腾的温度相同吗?都达到100 了吗?这是为什么?关于蒸发想知道什么?回答问题。猜想。分组实验准备器材有:酒精 酒精灯,酒精灯架 滴管 石棉瓦 火柴 吹风机 两块相同的玻璃注意:滴两滴完全相同的酒精方法:控制变量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加快蒸发和减少蒸发的实例学生猜想。设计实验:选择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 酒精灯、水、石棉网、表。展开讨论,回答: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杯底和壁;不能拿出来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相平。加盖子,温水加热,水量适中。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气泡的大小变化、从哪里产生的。水的响度变化。观察实验。记录数据。画图。回答: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讨论结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温度计存在误差,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从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问题引 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有选择的使用器 材使学生对沸腾现象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沸腾时有哪些特点。优化实验过程。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及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二、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从水的沸腾实验中总结归纳出液体沸腾时的共性,推广后可以理解为一般液体的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总结得到: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2.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 。解释引课时的实验现象,为什么塑料袋鼓起来了?3.同一种物质的沸点与气压的高低有关。观看视频:给圆底烧瓶中沸腾的水打气,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了,从烧瓶中抽气,水再次沸腾。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提问:用高压锅蒸饭、炖肉有什么好处?结合我们今天学的知识,你能解释为什么吗?演示实验:大烧杯和试管中都盛有水,如图放置,对大烧杯加热,问大烧杯和小烧杯中的水谁会沸腾?(试管内滴入红墨水)把试管中装入酒精,再进行同样实验,酒精能否沸腾?提问:为什么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为什么试管中的酒精能沸腾?回答问题。回答:沸点与气压的高低有关。回答:熟得快。气压高沸点高。回答:水虽然达到沸点,但是不能从大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了。b.酒精沸点78 ,而水的沸点100 。所以酒精可以从水中继续吸热。与引课时相呼应,注意衔接。联系生活实际,从物理走向生活。理解和巩固沸腾的特征。三、小结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1.由 液态 变为 气态 的过程,叫汽化。2.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3.沸腾是在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进行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把液体 沸腾的温度 叫沸点。4. 沸点随 液面气压 变化而变化。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5.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四、课外知识拓展应用沸点的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烧水吗?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回答问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注意将物理知识引向日常生活。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及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通过动手实验后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检测自己的归纳能力。(3)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能归纳出液体压强与沸点的关系。(4)通过演示实验,理解液体沸腾条件;知道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2.评价量规科学实验 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猜想 独立形成猜想,并加以完善证实。独立形成猜想,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证实。独立形成猜想,部分加以证实。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形成猜想。设计实验 独立确定了实验仪器并明确了需要测量的量。独立确定实验仪器,需要一些解释才能明确需要测量的量。能独立确定实验仪器,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明确需要测量的量。需要帮助才能确定实验仪器和明确需要测量的量。 数据收集 多次收集数据。对数据做了总结,并以明晰的方式描述了发现的结果。 不止一次收集数据。对数据做了总结,以清楚的方式描述了发现的结果。 不止一次收集数据。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清楚地总结发现的结果。 只做了一次数据收集。且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清楚地总结发现的结果。 总结 依据实验数据作了详细的总结,与以前的研究成果和假想相关。 依据实验数据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与以前的研究成果和陈述相关。 做了总结,但只是部分参考了数据和假想。 没有明显的结论或缺乏重要的细节。 上课交流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参与讨论 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不仅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也能主动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能较积极地参加讨论交流,也能发言。 能参加讨论交流,也能发言,但提出观点对同小组学习成员帮助不大。 不能主动参加讨论交流,即便发言也是迫于情势的应付。 综合评价 5分 34分 2分 1分 得分 自评 他评 师评

注意事项

本文(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2汽化和液化 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