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 沉与浮 教案.doc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沉与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沉浮条件(2) 利用沉浮条件解释潜水艇、轮船、孔明灯等原理。(3) 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沉浮条件的过程。(2) 通过做孔明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沉浮条件及应用,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2) 通过做孔明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 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4)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想象能力还不够强,教学时应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来增加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2. 探究式合作学习的体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去获取知识。【教学难点】1. 沉浮条件浮力。2. 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于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3. 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性向自主性转变,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难点突破策略】1.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物体的沉与浮2.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沉浮条件3. 通过大量探究实验和学生动手制作孔明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将学习状态由被动性向自主性转变,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法】实验探究教学法、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学法】自主学习法 、观察比较法、分组实验法、探究式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概念课“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诱思探究用”)【教学器材和媒体】1. 教师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ppt)、坩埚钳、木块、铝块、柠檬、小刀、大的圆柱形水桶1个、1000ml烧杯1个,潜水艇模型2. 学生探究使用:(13组)每组器材如下:锡箔纸、小药瓶、金属块、盐、100ml烧杯,250ml烧杯,1000ml烧杯、垃圾袋、3cm长的蜡烛6段、打火机、绑好的竹签、双面胶、缝衣服的细线。3. 课前准备:悬浮的蛋、大圆柱形桶中加入水。【设计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节课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精神。整堂课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亲自观察、亲手设计和实验,养成了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习惯;养成勤学好问、身体力行、客观辩证的认识问题的好习惯,教育学生成功要靠不懈的努力,要靠辛勤的汗水和不断的探索,为了捍卫真理,就要执着求真、不怕失败,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认识沉、浮不同状态【演示实验】用坩埚钳分别将木块、铝块、柠檬、柠檬皮浸没在水里,松手后,判断沉与浮。回答问题,提出猜想通过演示实验制造矛盾学生的猜想和实验现象不一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由教师提问,物体沉浮由什么决定。提问:物体的沉浮究竟由什么来决定呢?学生思考过渡,切入今天的课题,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的主题分组实验把锡箔纸、小药瓶、鸡蛋分别浸没在水里,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提问:为什么有的下沉,有的上浮分组完成实验;学生回答: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再次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演示实验【演示】将柠檬与柠檬皮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的沉浮情况【演示】将鸡蛋与小药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的沉浮情况演示,提问:柠檬与柠檬皮哪个重?演示,提问:鸡蛋与小药瓶哪个受到的浮力大?引导学生从浮力大小的两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学生回答,继续猜想上浮的物体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学生回答:鸡蛋和小药瓶都浸没在水中,液体的密度相同,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浮力更大,但是却下沉柠檬分成两部分,发现柠檬皮下沉而整个柠檬浮在水面上,让学生猜想和现实情况出现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执着求真、不怕失败的精神,知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认识提出问题提问:那么物体的沉浮既不由重力决定也不由浮力决定,究竟由什么决定呢?提问思考回答:由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激发学生物体的沉浮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来改变物体的沉浮呢?过渡分组实验利用桌上器材想一想:1、怎样使浮在水面上的小药瓶沉底?2、怎样使沉底的鸡蛋上浮?3、怎样使沉底的锡箔纸上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提问: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如何改变的,来达到实验目的的?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总结改变沉浮的方法有:1、 改变重力;2、改变浮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明确物体的沉浮由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交流评估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各有什么关系?提问,适当引导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开动脑筋总结规律物体的沉浮条件:1、F浮G物 物体下沉2、F浮G物 物体上浮3、F浮G物 物体悬浮培养学生相互交流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浮上来的柠檬,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它们浸没在水里的体积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 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教师启发、引导提问:若浮力和重力刚好相等,物体将处于怎样的状态呢?通过同学间相互讨论回答问题:漂浮或悬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加深对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演示实验展示悬浮在盐水中的鹌鹑蛋和漂浮的乒乓球提问:漂浮和悬浮状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提问:若用手指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此状态叫不叫悬浮,为什么?展示悬浮在盐水中的鹌鹑蛋和漂浮的乒乓球提问观察,体会悬浮和漂浮这两种特殊状态。相同点:都受到浮力和重力,并且静止,浮力等于重力不同点:漂浮:物体的一部分体积露出了水面,而悬浮全部浸入水中。学生回答:不是悬浮状态。因为悬浮是指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处于静止,现在还多了一个压力,是三力平衡。让学生知道悬浮和悬浮这两种状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其实浮力很早就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例如潜水艇。过渡演示实验【演示】潜水艇的沉与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潜水艇的原理:改变自重学生认真观察:橡皮管连接水舱和针筒,向里推动活塞,舱内水排出,向外拉活塞,水进入舱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展示轮船图片提问:钢铁会沉底,而由钢铁做成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它是如何改变沉浮的呢?引导:大家可以想想刚才我们是如何让锡箔纸浮起来的得出轮船原理:采用“空心”,增大浮力学生仔细思考: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以致用制作孔明灯教会学生如何制作简易的孔明灯自己动手制作孔明灯多媒体展示:孔明灯的材料,老师演示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性和开拓精神。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珍爱生命。 讨论交流课堂小结提出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讨论后归纳启发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困惑?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鼓励他们可以对未知事物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解决疑惑。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艘轮船载着货物从大海驶向长江,在码头装货物时,能否将货物装满,达到最大吃水深度?多媒体展示课后作业。课后完成作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设计】:第4节:沉与浮一、物体的沉浮由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二、如何改变沉浮1、改变重力; 2、改变浮力。三、沉浮条件:1、F浮G物 物体下沉2、F浮G物 物体上浮3、F浮G物 物体悬浮四、应用:1、潜水艇:改变自重2、轮船:采用“空心”,增大浮力3、孔明灯:加热空气,获得较大浮力【教学反思】:1、 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正确理解了浮沉状态及其条件。2、 在某些浮力情景中不能主动从浮沉状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仍是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角度出发。这其实是正常的,还需再多加练习,进行熟悉,体会这种由状态反推条件的思维即可。少部分同学在某些复杂情景中不能正确通过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知识来解决浮力问题。因此要在以后的练习中注重培养他们受力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