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57页).doc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57页)单元目录: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 溶液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8.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重点】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展示图片,金属制品如铝箔、水龙头、别针、自行车、铜丝等。介绍: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1、 几种重要的金属1、 常见金属的使用年代商代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和炼钢100年以前铝制品2、 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准备铜片、铁片、铝片,探究其光泽、硬度、导热性和延展性。(1) 观察其颜色和色泽,再用砂纸打磨后观察颜色和色泽。(2) 用手掂量,感受其密度。(3) 试试其是否容易弯曲、折断,并感受其硬度。(4) 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段,放在火焰上方烤,试试能否传热。讨论:(1) 常温下,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2) 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3)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这些物理性质完全相同吗?请举例说明。小结:(1) 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大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 金属的特性:大部分金属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大部分金属是固体,而汞在常温下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展示: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讨论:(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要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展示与交流:(1) 因为铁的硬度比铝大,不易变形。(2) 银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少,价格昂贵,故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3) 因为钨的熔点是3410,而锡在不到300时就会熔化。如果用锡制则灯丝容易烧断。(4) 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且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睹在铁制品表面既美观,又能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金的价格昂贵且硬度小,若镀金则成本高,且易被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小结: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2、 合金过渡: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吗?目前已经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应运而生。纯净的铁由于硬度较小而较少使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钢铁大都是铁的合金。板书:常见合金生铁和钢归纳: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过渡为什么在生活中不用纯铝做门窗而用铝合金?为什么不用纯铁做汤勺而用不锈钢?提问: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实验8-1:划痕法比较黄铜和铜、硬铝和铝的硬度大小性质比较现象黄铜铜硬铝铝颜色和光泽黄色金属光泽紫红色金属光泽银白色金属光泽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黄铜比铜硬硬铝比铝硬结论合金与组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不同,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分金属的硬度。纯金属合金铅镉铋锡焊锡武德合金熔点/32732127123218370启示合金的熔点不同于其组分金属的熔点启示焊锡主要用于焊接金属等;武德合金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等。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金属不同,如合金的熔点一般小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通过改变组成和含量,可以使合金具有很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适合于不同的用途等。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金啊?说说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展示:教师投影展示常见的合金图片。联想应用:下列物品可以用哪些合金来制造,并说明理由。(1) 外科手术刀 (2)防盗门 (3)门锁 (4)自行车支架 (5)硬币 (6)飞机介绍:钛和钛合金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并介绍形状记忆合金。8.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解释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间的置换反应。(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3.体验合作学习和共同竞争的愉悦。教学重点1.金属与稀酸反应探究。2.根据反应难易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教学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教学过程如果你是建筑师,你会选用铝合金还是铁合金来作为窗框材料呢?说出你的理由。铝的密度比较小,质量轻铁易生锈,铝比较耐腐蚀为什么铝制品会耐腐蚀呢?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被氧化。日常生活中使用铝制品时应注意什么?保护氧化铝薄膜不被破坏。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金属与氧的反应?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 在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观察打磨前后镁带的颜色变化)铝: 在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观察打磨前后的铝箔的颜色变化)铁: 在氧气中点燃可以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铜: 在空气中加热可以产生黑色的氧化铜。金:“真金不怕火炼”,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讨论:1、是否所有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2、它们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程度) 有何不同?3、它们的活泼程度如何?结论:铝、镁比较活泼,铁、铜的活动性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回忆一下: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什么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H2SO4=ZnSO4 + H2想一想:1、是不是所有金属都可以和稀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2、反应的剧烈程度会一样吗?实验验证:现有试剂和器具:稀盐酸、稀硫酸、铜片、镁条、小铁钉、锌粒、小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探究方法:分组探究,四位同学一组,一人操作,一人协助,两人观察并记录,最终每组上交一份实验探究记录。1-5组同学做金属与盐酸反应,6-10组同学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探究步骤:取大致等量的四种金属分别放入四根试管中,再分别加入2滴管稀酸。实验现象:探究结论:1.不是所有金属都能和稀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2. 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化学方程式Zn +H2SO4=ZnSO4 + H2Zn +2HCl=ZnCl2+ H2请同学参照写出其余的反应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H2Fe + 2HCl = FeCl2(氯化亚铁) + H2Zn + 2HCl = Zn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Fe + H2SO4 = FeSO4(硫酸亚铁) + H2Zn + H2SO4 = ZnSO4 + H2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学完本节课我学到了1.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3.铁单质与稀酸的反应产物为+2价亚铁化合物。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图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的学习,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2、通过实验录像,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化学原理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对前面两小节知识的生活应用,前面学习了金属材料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这里针对金属材料的一些性质提出一些炼铁的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利用金属资源。我们可以先从金属资料出发引出金属资源的含量,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工业炼铁的原理,正确认识到化学知识对实际生产的作用,最后在进行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学习不仅仅是学会知识,也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难点: 铁的冶炼原理及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几组精美的常见金属矿石图片,告诉学生工业上就是从这些金属矿物中提取出大量金属的。但由于这些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的保护。活动2【讲授】一、金属资源的概况及存在形式 【自主阅读】课本P14P15页的内容【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金属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2、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石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教材14-15页的内容,阅读后交流并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了解学生的阅读结果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补充。)【过渡】人类利用这些金属矿物资源主要是冶炼金属,而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活动3【讲授】二、铁的冶炼 (一)【多媒体播放】工业炼铁(学生观看录像并从炼铁的原料、原理、设备、产物及原料的作用归纳总结。)(二)【思考】如何将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到实验室中?【学生活动】找出老师给出装置中的不足之处,并完善。【多媒体展示】课本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设问】实验室还原氧化铁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组小论】各小组结合学案上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为什么?2、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3、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还是酒精喷灯?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还是酒精喷灯?为什么?4、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学生结合老师设置的问题交流并分析原因,进行回答。从而掌握该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多媒体播放】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学生观看录像,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实验步骤、现象及实验结论。)【设问】对比实验室炼铁和工业炼铁回答,两种情况得到的固体产物都是纯净物吗?活动4【活动】【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5【练习】【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设备原理产品原料CO铁的冶炼金属资源课题9.1 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2 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身见解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建立溶液的的概念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的微观认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几种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提出问题:1、你认为这些液体可能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活动一将食盐溶于水中;再同时将食盐、硫酸铜溶于水中。思考:这些固体跑哪里去了?相互讨论。【提问】(1)如果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蔗糖与水以及氯化钠与水都会不会分离?(2)如果从小烧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与剩下的溶液相比它们的甜度、浓度、密度是否一样?(一)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理解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设置真实的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亲身体验,并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实验探究二只有水可以做溶剂吗?试验探究,观察现象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溶质溶剂水和I2水和KMnO4汽油和碘汽油和KMnO4结论: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用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学生实验法等探究方法有所体会。实验探究三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缓慢家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并静置,观察现象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形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通过试验说明乙醇与水能互溶溶液的命名及溶质的确定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溶质溶剂如何确定溶质溶剂气+液气体液体固+液固体液体液+液无水量少量多有水非水物水更加深刻地了解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溶液的用途1、无土栽培培养液2、医药用品3、化学试剂学生思考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深刻地了解溶液的特点课堂练习溶液溶质溶剂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碘酒生理盐水课堂小结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命名板书设计溶液的形成一、 溶液的定义二、 溶液的组成9.2 溶解度的概念一、课前分析:1、 知能分析:对溶解度的学习依赖于对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状态的理解与建构,同时溶液不同状态的影响因素较多,概念性强,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水平,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2、 学情分析:关于溶解度的学习与前面物质性质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同,是相对独立的思维模式,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的可借鉴性差,教学时需要将抽象思维具体化,降低思维难度,同时还需要通过课堂组织和具体学法指导强化学习注意品质。3、 考点分析:本节内容以及下一节课的溶解度图象都是中考中的常考点,通常在3-5分之间,常考形式为对图象意义认识的选择题,其他形式还有填空或知识性选择题中,隐性考法常设置在其他考题的描述中,增加学生的读题的难度与信息量。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从“四要素”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能正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含义。2、 知道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记住三个特殊例子。3、 理解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强化“勾画圈点注”的学习方法。2、 通过“问题链”指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3、 通过将抽象概念的模型建构,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逐步形成形象化的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降低难度和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愉悦感。2、 将教材相关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自觉性与自主性。三、重、难点(一)重点1、固体溶解度的理解与描述。2、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记住三个特例。3、气体溶解度的概念。(二)难点对溶液状态与固体溶解度关系的辨析。四、课型与课时课时:一课时课型:新课五、教学策略六、教学媒体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时间分配一、引入图文问题(白板):1、两个函数图像中,如何查对应的XY的值?XY的变化趋势如何?2、两烧杯中有100克水,它们最多能溶解KNO3和NaCl的量是否相同,为什么?溶解性与溶解度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并铺垫有关图形认识的知识,固体物质溶解性的知识。2分二、目标展示PPT展示学习目标知道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带着目标学习2分三、固体溶解度定义的导学任务与问题:阅读并勾画P36第一自然段: 1、什么是固体物质溶解度?2、固体物质溶解度是用什么量来表示的?3、衡量固体物质溶解度有哪四个要素?勾画教材,自主学习理解。根据教师问题思考并回答。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2四、固体溶解度定义的讲解根据问题,抽查学生勾画和理解情况,并适时点拨讲解。PPT辅助建构溶液状态。1、 辨析与更正学案中自主学习内容。2、 按要求练习:固体溶解度含义的描述。3、 在不同状态的溶液中认识。巩固对固体溶解度的正确理解。3+2五、固体溶解的影响因素问题:观察表9-1,说明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观察、思考与总结影响因素。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培养学习方法2六、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特点仔细观察:图9-12,图9-13,说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特点是什么?你能找出三个特殊的例子吗?按问题仔细观察、提炼。并更正完成学案上的相应自主学习内容。在教材中勾画出相关要点。训练读图学习法,明确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3七、气体溶解的认识阅读教材P38第三自然段,勾画出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并归纳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1、 阅读勾画定义,理解概念。2、 笔记影响因素。3、 更正完成学案中相关内容。了解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2+2八、学习目标回顾将学习目标问题化学生根据问题回顾学习目标清理思路,明确本堂课已学过的知识要点2九、例题解析1、任务:1分钟完成例题内容。2、解析例题1、完成例题2、更正理解例题巩固已经知识1+3十、目标检测5+5十一、个别答疑还有什么疑惑?请举手提问?清理自己问题,并提问。查漏补缺3八、板书设计课题:溶解度一、 固体溶解度1、 定义:“四个要素”2、 描述:3、 影响因素:4、 受温度影响特点:二、 气体溶解度1、 定义:“五个要素”2、 影响因素九、课后反思:9.3 溶液的浓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复习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度的概念二、学习新课(一)活动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2 g、0.5 g、2g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2三种溶液的组成不相同。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淡蓝200.120.1(2)浅蓝200.520.5(3)蓝20222学生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二)溶液的浓度定义: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或 溶质的体积分数(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学生汇报结果 :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1。(四)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并计算溶质质量/g溶剂(水)质量/g现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2080学生活动并交流实验结果 (1) 10g/(10g+90g)10010。(2) 20g/(20g+80g)10020。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三、课堂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四、板书设计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活动探究(二)溶液的浓度定义: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或 溶质的体积分数(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四)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10.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重难点】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根据前9个单元的学习,在“性质与用途”上,形成了一个基本思想性质决定用途,会从物质的外观,物质的用途上去推导物质的性质,从性质上去推导物质的用途;在“科学探究”上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等基本能力;在“物质的构成的奥秘”中,对微观粒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的真谛。酸和碱在学习上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学习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后,在学习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可根据对比的方法学习,另外部分学生在抽象思维上,探究能力上还需加强,因此通过图片,实验操作,动手实验,比较实验现象的方法来学习。另外一个是不能理所当然地觉得学生教了就会,很多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有所欠缺,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的能力,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生语言”去调整自己的“教师语言”。【教学内容分析】碱在整个初三阶段占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整本书的内容结构上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生活上学生对酸认知比较深刻,但是对碱的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通过书本上的例子以及图片,再通过教师用生活上的内容举例,将学生对碱的模糊认知抽象认知到具体认知,例如:“氢氧化钠的用途”中讲到去油污的原理,用于炉具清洁剂中的成分,可以落实到我们常用的“威猛先生”进一步具体氢氧化钠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肥皂等等。本课时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自己描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的物理性质,通过用途的描述自己得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通过两种碱与两种指示剂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这两个实验探究碱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然后得出结论碱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有氢氧根,最后小结。【实验准备】1、学生实验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2、学生实验仪器:锥形瓶烧杯(100ml) 药匙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白色点滴板【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8min)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管道疏通剂,小华见说明书上介绍说“能快速分解菜渣、油脂、皂垢、毛发等堵塞污物,以疏通管道”。哇,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提问)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大家使用过管道疏通剂吗?(课件展示)管道疏通剂(学生回答)有、没有(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提问)这位同学,请你帮大家看一下,成分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苛性钠(讲解)苛性钠是什么呢?苛性钠就是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厉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投影)(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如果被氢氧化钠弄到皮肤,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学生回答)看课本,然后回答:硼酸。(讲解)那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每个组(一组6人)有一张表格,同学们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完成对应的实验记录。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称物理性质溶解时的现象(1)与紫色石蕊反应(2)与无色酚酞反应(3) 与二氧化碳反应用途注:实验前提醒事项(实验探究时间)15min【活动探究】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俗称及用途任务:完成实验记录卡中的四个实验及记录对应的实验现象(教师任务)给学生讲解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观察软塑料瓶的变化情况和溶液的变化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现象的对比。另外还要提醒学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实验要按照规定操作,遇到紧急情况是保持冷静然后与老师报告。(教师巡堂)教师巡堂时注意引导学生去实验操作,去观察,主张小组合作,节约实验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汇报)每组代表汇报,每组汇报表格中的一行,然后其他组核对,然后有不一样的地方提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5min)(教师强调)在学生会汇报的同时,课件展示(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化学性质有相似的地方?(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用化学式去分析,回答问题(教师讲解)碱都能解离出OH-,也就是说虽然有不同的碱,但其溶液中都包含相同的成分OH-,所以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练习)(课堂小结)在总结部分,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总结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也更能让学生记得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板书设计】10.1 常见的酸一.教学目标:1. 了解盐酸.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性质。3. 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4.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教学过程:1.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学生观察、回答。从色、嗅、态方面)幻灯片总结2.浓硫酸的稀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回答教师强化记忆。3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教师简单讲解)脱水性即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夺取氢氧元素。氧化性,浓硫酸和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生产水和其他产物。4.阅读与思考:(1)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如何处理?(2) 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质量如何改变?5. 酸的化学性质:(1) 酸与指示剂作用。演示实验实验8-6并观察实验现象,(2) 酸与某些金属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演示实验:学生描述反应现象及原理(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演示实验:将生锈的铁钉,氧化铜粉末放入盐酸、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6总结:为什么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什么是酸?7练习.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E________。(2)上述仪器中稀释浓硫酸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涂上3%5%的____________溶液。2)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3)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盐酸中的溶质是HCl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处有白雾出现4)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D.浓硫.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5)X+金属盐+H2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O2 C.CO D.H2SO4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的是()A.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2Fe+6HCl=2FeCl3+3H2B.稀盐酸洒到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C.用盐酸除锈: Fe2O3+HCl=FeCl2+H2OD.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标解 读与教 材分析【课标要求】知道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实验入手来介绍溶液酸碱度,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教材安排了小实验,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物质酸碱度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难点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媒体教具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稀硫酸溶液、pH试纸。教 学 过 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我们发现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酸碱性,不能判断酸碱性的强弱即酸碱度。指导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演示实验:使用pH试纸测出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指导阅读教材P62页,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农作物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课堂练习归纳: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及时总结学生出现的错误板 书设 计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 范围2、 划分作业布置完成书后习题1、2、4教 学反 思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生活中常见的盐。(2)、了解食盐与盐 的关系,知道食盐的用途。(3)、掌握初盐提纯。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 食盐的用途,初盐提纯。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 药品:粗盐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多媒体展示小故事)(提问: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呢?回答:叫盐。追问:与我们化学说的盐是一回事吗?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2页。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