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86页).doc

  • 资源ID:48610       资源大小:4.14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10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86页).do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86页)课文目录: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 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2. 通过资料搜集、展示和演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2.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讨论】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身边关于化学的事物有哪些?教学进程:一、什么是化学1、化学是研究的对象什么?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及其变化。(包括自然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如超导材料、记忆材料)2、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3、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1.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可制造出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超导材料、记忆金属等;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菌,治病救人,保障人体健康;3.农药化肥的发明和使用,使农作物高产满足人类的需求;4.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与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5.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4、我们天天吃的食盐用什么作用?食盐的用途。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还有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都离不开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还有就是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论炒菜前后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生盐和熟盐的区别)二、化学是如何发展的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1、化学的表象阶段:(古代:实用化学)发现并利用火:火孔雀石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2、近代,道尔顿、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和原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分子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也是化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原子分子论的创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到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了3000万种,它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例如:石灰石、蛋壳、贝克、大理石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而碳酸钙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还有我们熟悉的水(H2O)、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但都含有氧元素。3、现代化学,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如:正在热门中的纳米材料。(1nm=109m)就是实现原子之间的搬动,重新组合。4、近年来,化学家提出的绿色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概念。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本P32)。三、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在给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如:白色垃圾;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污染空气;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加剧等。面对大自然痛苦的呼救,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化学知识,改变现有化学工业的面貌,为地球的生灵造福!教学板书: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 什么是化学?1 化学的研究对象2 化学的概念3 化学的作用二. 化学是如何发展的?1. 古代化学2. 近代化学3. 现代化学三.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课后习题1、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C)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的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2、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是(C)A、开发新能源B、合成新药物C、设计电脑程序D、防止环境污染3、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D)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4、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D)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出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起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须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5、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D)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6、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C)A、道尔顿B、拉瓦锡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7、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的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反方的观点的是(C)A、病菌导致流感B、汽车鸣笛产生噪声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8、化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是(分子学说和原子论的创立)。9、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10、化学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增产粮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生产、增加能源、发展材料、改善环境等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二、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板书 (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1、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练习】1、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1)雪的形成 2)燃放烟花 3)云的形成 4)蜡烛的燃烧2、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即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呢?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板书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讲解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那些?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 2、沸点 3、密度讨论与交流: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怎样区别“性质”和“变化”?【练习】:判断下列各种说法分别属于物质的变化还是性质。(1)水变成水蒸气。(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4)铁杵磨成针。(5)铁器易生锈。(6)纸张能燃烧。 【达标检测】: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4、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A、铁生锈 B、水汽化 C、煤燃烧 D、脂肪酸败5、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7、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8、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填入下列空格内。(1)硫是淡黄色固体_____(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___(3)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4)硫能燃烧___。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七、布置作业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化学实验;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本节内容是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科学探究实验。本节课教材中设计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关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着重培养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实验和操作简单、安全, 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为学习基本操作做了铺垫,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想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四、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于化学的了解几乎为零。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未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实验,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但学生对蜡烛这种物质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多。在课题1中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看到老师做实验,感觉奇妙,早已跃跃欲试,在这节课中将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但由于实验基本操作还没学,需要老师给予学生鼓励,指导学生预习,在实验中指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学生将会做的很好。最后要让学生对探究活动做交流汇报,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表达的能力。但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实验现象及结论的表述不够完整等。这也是在本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游戏激趣,观看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导入】(游戏小测试通过“大家来找茬”图片):【问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看两张图片,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找到图片中的不同。【问题2】:你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你跟大家分享下你的诀窍。【讲授】:从今天起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一起去发现世界的无穷奥秘。下面我们就将你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运用到化学学习中,来对我们所熟悉的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在实验中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使学生目标明确,引起悬念,带着问题学习。活动2:明确目标,推进新课 【讲授】(多媒体展示实验目的):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本节课的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齐读。活动3:实验仪器及用品介绍【讲授】: 我们已经对实验目的有了了解,下面我们一起认识本节课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药品。蜡烛、纸、小刀、打火机、火柴、盛有水的烧杯、漏斗、试管、试管架、澄清石灰水、废液缸。介绍并强调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安全以及实验想象更加明显。 (温情提示:1、水蒸气遇干冷的玻璃容器会凝聚成小水珠,可以在玻璃器壁上观察到水雾。2、澄清石灰水可用来检验CO2,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活动4:【讲授】: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对蜡烛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三个阶段进行探究。然后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上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活动5:探究活动【讲授】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的探究项目。在探究过程中各小组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完成导学案上的探究项目,准备展示汇报。设计意图:直观展示实验仪器和用品,学生对照自己实验桌上的东西,印象更深刻。多媒体展示探究项目,使学生对展示汇报的项目任务具体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活动6: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学生探究内容】:点燃前:【问题3】、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形状、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并闻一闻气味;【问题4】、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现象。从而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教师】:巡回指导,交流体会。同时,要提醒学生边做实验边认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燃烧时:【问题5】、用打火机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及火焰的分层情况?哪层最亮,哪层最暗?【问题6】、取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小木条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推测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3、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改进实验):【问题7】在距火焰上方1厘米左右处罩一个干冷的漏斗,将漏斗倾斜,观察内壁及管口的现象;【问题8】同时用一只干燥的小试管套在漏斗上端的管口处,1015秒后,迅速将试管正立,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向其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试管内的现象。【教师巡回指导,交流共享】:提醒学生边做实验边认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认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而推得相应的结论。教师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各组实验想象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实现成果的交流共享。熄灭后:【问题9】、轻轻吹灭蜡烛,观察现象;【问题10】、迅速用打火机顺着白烟熄灭的方向点燃白烟,观察现象。【教师】:巡回指导,交流体会。同时提醒学生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共享实验成果让学生感受成功实验的喜悦。活动7:展示汇报、总结归纳【讲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鼓励性评价。【小组代表汇报展示】:让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对项目分别进行汇报展示,一边进行演示实验,一边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指导学生演示汇报】:在学生演示汇报过程中起指导作用,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细心观察、规范表达,并对他们的表现做出肯定和赞扬。并让学生体会做实验-观现象推结论的基本探究思路。学生边汇报我边用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设计意图:亲自实验使学生观看到现象更清晰,印象更深刻。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8:知识小结 【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活动9:总结提升【问题11】通过上述学习,同学们想想我们化学学习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总结教师因情况补充)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六、巩固测评练习 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又针对性的选择了几道习题,能结合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用多 媒体进行答案展现,讲解。1.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澄清的石灰水2.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蜡烛熔化产生“烛泪”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4、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颗粒。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填序号)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填序号)。因为 . 七、课后作业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报告 。 八、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 1、点燃前 物理性质2、燃着时 蜡烛+氧气 水+二氧化碳3、熄灭后 九、教学反思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初步认识到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2.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体会实验设计的基本要领;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4.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初步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1.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难点 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大家每天都在呼吸,同学们知道每分钟呼吸多少次吗?那我们来数一下吧,开始停止,按照你们现在的年龄,大概是每分钟20下,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吸入的是什么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学生数呼吸次数空气学生相互讨论从学生日常的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兴趣猜想与假设那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猜想呢?你认为氧气的量有没有变化?其它气体呢?你知道是那些气体吗?还有没有不同的猜想?倾听,理解甲:吸入的气体氧气被人体吸收,会释放二氧化碳,还有没有呼吸完的空气,同时还有很少量的氧气?乙:我认为呼出的气体 中氧气的量少丙:二氧化碳增多了,可能还没有氮气,稀有气体等. 丁:水蒸气也变多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能力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同学们在老师提出问题后,给出了三种猜想,那么我们的这种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化学上解决问题重要途径就是化学实验.现在请大家设计实验一: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背景资料:氧气可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越多那个小组来说一下本组的设计结果.用什么样的木条?具体怎样操作?我们记录方案一: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还有别的方案吗?记录:方案二:燃着的木条是否需要收集一瓶空气呢?对比意识的强调:我们要研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需要收集两瓶气体,这样我们的实验才具有科学依据.这也是实验中要强调的控制变量思想如何收集气体呢?展示集气瓶,我们在实验室用这种仪器来盛放气体,展示三个集气瓶请同学们选择两个很好,同学们考虑到要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实验,开始领会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思想.那么集气瓶怎样使用呢?老师介绍一下,老师手里拿的这个玻璃片比较特殊,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是磨砂的,当我们把一瓶气体收集满后,用玻璃片当它的盖子,磨砂面朝下,盖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保存我们收集的气体了.有了两瓶气体后,我们还要选择我们刚才提到的木条,用什么点燃木条呢?我们用酒精灯点燃木条,你可以选择然手的木条,等木条燃烧一段时间后,吹灭,就得到燃着的木条了.木条确定以后,我们该如何得到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呢?老师的想法,我拿出一个干净的集气瓶,现在里面的就是空气,刚才有同学的想法到是提醒了我们,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有没有同学来想一想怎样收集大家看一下刚才同学所说的方法的图示,(展示排水集气法)大致过程如下,请大家注意看老师的示范,首先,选一个小集气瓶,把它平放在桌面上,这时,瓶中没有水,用小烧杯向里面加水,现在集气瓶中的空气已经被水排出去了,在用玻璃片压住瓶口,向前平推,然后把它倒置在水槽中,现在集气瓶中是满满一瓶水,我们用吸管向里面吹气,看到气泡冒出时,这时,在下面用玻璃片盖好,拿出平放在桌面上,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要领,请小组开始实验.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甲: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呼出的气体中,看木条是否熄灭.乙:用染着的木条放在呼出的气体中,看木条燃烧的程度.丙: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放入带火星的木条丁:我觉得用燃着的木条,更好.戊:我觉得应该在收集一瓶空气作为对比,讨论后确定:需要一瓶空气作为对比学生讨论后;用集气瓶两个相同大小的甲:现在集气瓶中的就是空气,乙:或者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倒掉丙: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用吸管向瓶中吹气,等把水全部吹出后,用玻璃片盖住,这样就得到一瓶呼出的气体学生分组实验进行交流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仪器整理好,那个小组来交流一下观察到的现象甲:我们用带火星的木条同时放入收集到的两瓶气体中,没有明显的变化乙:我们用燃着的木条同时放入两瓶气体中,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木条很快熄灭.大家做法和结论都很好,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请大家继续思考,怎样验证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吸入的气体的大小,水的含量是否增加了?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我们进行交流.展示此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在黑板上记录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向两个瓶中分别加入石灰水,对石灰水的量是不是有要求?其它小组的方案有不同的吗?展示第二种方案,并且强调,吹空气的量和呼出气体的量要相同,同学们可以两种方案都试一下.那个小组说说水蒸汽含量的探究的实验?大家思考一下他的方案,看行不行,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板书实验方案。刚才我们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的方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大家就开始试一下方案。做完实验后,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仪器,交流你们刚才看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刚才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的方案不成功,在试验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体验,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的化学,就能感受化学的魅力!甲:收集两瓶气体,分别在两瓶气体中加入相同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的不同.乙:我们组的方案是,分别向相同量的石灰水中,一瓶中吹气,另一瓶放置在空气中.或者向里面吹空气.丙;找两片相同的玻璃片,向其中的一片吹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看现象的不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甲:我们向收集到的两瓶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量的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而空气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乙;我们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法相有水雾,空气中的基本上没有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学生已经在氧气含量的探究中,领会基本的实验设计的思路,因此可以放心让学生大胆的去设计二氧化碳含量的探究和水蒸汽小组间的交流可以使问题清楚【教学反思】在课程设置中采用了让学生边实验边探究的教学模式。同学在实验室先是自主实验,探究相互补充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同学自主实验,合作实验,教师解疑的方法,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有利的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的弹性作业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同学发现的问题,我除了详细地加以解释外,更极大的表扬了同学们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同学们探究的热情。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化学年级/册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实验室里很多药品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取用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所以必须学会化学药品的取用,滴管、量筒的使用难点分析化学九年级刚接触,对仪器的记忆、使用、注意事项还不够周到,药品的性质不知道的情况下药品的取用更是难。教学方法1.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实验操作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然要了解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思考:在化学实验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中分别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走进实验室一定要遵守规则,做实验又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讲解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请大家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室规则。交流讨论遵守实验室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形成宏观印象,加强纪律、安全措施的教育。(一)认识常用的危化品标志讲解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常用特别图标进行明示(看课本中的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为了保证安全,实验前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过度过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你知道在实验室如何取用药品吗?板书:(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讲解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2)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介绍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气体一般是现用现制。(1)固体药品的取用。讲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介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86页).doc)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