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共85页).docx

  • 资源ID:48282       资源大小:634.08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80金币 【人民币8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0金币 【人民币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共85页).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共85页)教 学 设 计课题第一节:植物地生殖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发展性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目标制定依据对学生状态分析时隔过久,对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受精过程可能淡忘,应适当回顾。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有一定的新名词,可通过简单的举例来学习和理解。教学准备对教学过程的可能情况的预判如让学生动口,时间可能会有点紧。要合理、紧凑的安排时间。课件制作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的动画。其他准备活动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 引导学生找出本课中提到的各种具体植物的名称。2与学生一起分谈所所找植物通过何方式繁殖后代,同时了解掌握有关扦插和嫁接的内容,并适时鼓励、完善。3提出讨论:“哪些靠种子繁殖?种子是如何产生的?上述植物的繁殖有什么区别?”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帮助指导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激情、质疑激发兴趣看书、填表温故知新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1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植物名称。2与老师密切配合。3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总结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优点?”作业1.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_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 无性生殖的优越性是能保持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3. 把落地生根的叶片掰下来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不久就可以长出根来,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A.扦插 B.压条 C.无性生殖 D.嫁接4.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 )A.授粉 B.受精 C.组织培养 D.无性生殖5.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结出的成熟的果实,其味是( )A酸的 B甜的C酸甜各半 D酸涩反思与重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课前准备: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 复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植物的生殖,请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二新课导入1猜谜导入新课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一些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首先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哪一类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肉来外面骨。2.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你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昆虫呢?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昆虫的图片。三探索新知那你们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是从小蝴蝶长大的吗?现在我们将以家蚕为例来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家蚕也是昆虫,它的生殖发育方式与蝴蝶基本相似。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吗?你们了解家蚕吗?打开课本第九页。看图说说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了解我国著名的“丝绸之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家蚕发育过程的图片,看后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点拨指导师:下面我们就先以家蚕为例来研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出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图片,分别说出:(1)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 播放视频蚕的生长和发育,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家蚕各个时期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列表比较。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3)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4)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家蚕的相似,请举例说明。(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么?2、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开始学生并不能准确说出家蚕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有的学生将雌雄虫交尾说成第一个阶段,有的把蚕蜕皮也说成一个阶段,后来经过引导才能答对。可以联系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发育开始的,来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阶段 应是卵;再引导学生看书知道家蚕要经过四次蜕皮,即四眠,都属于幼虫阶段。)(2)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有明显不同,并埴写表格。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3,分析比较,得出概念。根据表格中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总结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并根据家蚕发育的过程总结出完全变态的概念。(这部分可让学生描述“蚕宝宝”的可爱,它在这一阶段吃桑叶,吐丝;描述蛹的食用价值及做法;还可给学生介绍,为什么雌雄蛾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后也死去,可让学生尽情描述家蚕的一生。)可参照下表指导学生完成。通过描述和比较总结出完全变态的概念。比较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3)家蚕是通过雌雄家蚕交配形成受精卵发育来的,是有性生殖。(4)除了家蚕外,还有蚊、蝇、蝴蝶、蜜蜂等昆虫也进行完全变态。(5)可改为“春蚕到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学生明白吐丝做茧只是完成了幼虫阶段并没死即可,明白家蚕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4拓展延伸: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质疑: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自学蝗虫的发育过程。根据蝗虫的发育过程总结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列表比较:家蚕的生殖发育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点。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蝗虫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呢?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好吗?五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课题: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学会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增强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备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猜谜语: 妈妈有腿没有尾,孩子有尾没有腿, 孩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打一动物) 学生:举手说出答案(青蛙)教师口述:青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栖动物。本节课我们就以青蛙为代表动物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的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采用猜谜语的活动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新课的导入自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发育经过了哪几个阶段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变态发育师:多媒体呈现一张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图片要求各小组结合教材内容说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思考并回答:1、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各有什么意义?(雄蛙的鸣叫,雌雄蛙的抱对是蛙的繁殖行为,可以提高体外受精率。)2、卵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青蛙的卵块浮在水面上会使受精卵更容易接受阳光为其分裂提供能量。)上述讨论完成后教师将课前自己总结出的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内容让学习委员向全班同学公布。然后请学生结合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图片和小组讨论结果和其他各小组所说总结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阶段教师小结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两栖动物包含的两个含义。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发育过程:变态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 吸,用尾游泳成体:青蛙。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和游泳,用肺呼吸,也用皮肤辅助呼吸。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通过两栖动物的第二个含义了解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从而引出什么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性上差异很大的发育。教师口述:两栖动物除了有青蛙外还有那些啊?学生:虎蚊蛙、蟾蜍、蝾螈、大鲵等。那么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又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的教材第16页的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总结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1、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2、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3、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赡做实验,结果爪赡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1、两栖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______才能上陆地生活。2、青蛙产卵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的场所 ;水域环境的_________和________危及了两 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4、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有什么原因造成的?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学生谈谈收获教师小结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的练习。培养学生听、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速度同时培养学生能从材料分析中提取知识点的能力。教学反思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入题快过度自然。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我在教学此课后,颇有感悟。学生通过所创设的各种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体现出任务驱动。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主动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方法,并通过开展分组讨论,引导分析,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本节课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显得课堂有点疲态。当然这也反映了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有学生在完成讨论问题时,我只是巡视,而没有参与到学生中去,这也是需要改进的;课堂的掌控能力等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板书从而导致了本节课不够完整。单元(章) 名称、课题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课时第 1课时总备课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能力目标: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教学难点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法 实验法、 观察法、引导法学法分组讨论、自学教学准备鸡蛋、剪刀、镊子等。教 学 过 程个 性 化 设 计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课件播放鸟的精彩图片。2、师: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鸟,你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今天我们来探讨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三、自主学习1、下图为鸡卵的结构,据图完成问题。(1)卵细胞是由图中 、 和 构成,其中 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胎; 是卵细胞内贮存的养料。(2)和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3)图中3是,6是。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五、后教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补充。2、评2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同时播放图片资料,加深记忆。六、当堂训练1、达标训练(1)“几处早莺挣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唐 白居易),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都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有没有例外呢?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2、学生自背课后反思签 阅武威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主备人王菊平二次备课人单元(章) 名称、课题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课时第 1课时总备课数第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2、比较昆虫、两栖动物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不同点,了解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3、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对平时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重点比较昆虫、两栖动物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不同点,了解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难点比较昆虫、两栖动物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不同点,了解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法 观察法、引导法、分析法学法分组讨论、自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个 性 化 设 计一、由复习引入,板书课题1、提问:(1)鸟卵的结构有哪些?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哪几个过程?2、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早成鸟和晚成鸟的区别;2、比较昆虫、两栖动物与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不同点,了解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3、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合作探究(幻灯片播放)1、(图片展示)思考:图片中的这些雏鸟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不同点,从而引出什么是早成鸟和晚成鸟。)2、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动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虫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发育或_____发育两栖动物_____生殖、_____受精多为_____发育。在_____发育中,_____离不开水鸟类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经过孵化发育成_____,_____发育为_____,没有变态发育3、下面是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请你推测孵化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鸟名家燕麻雀家鸽鸡鸭天鹅鸵鸟孵化时间/天121514171920222832343845四、当堂训练1、学生自背2、书面作业:(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2)鸟卵的结构中真正的卵细胞包括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3)青蛙生殖方式是______受精,卵生;发育特点是 ________;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____。鸡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_受精,卵生;鸡卵比青蛙卵的结构_______;整个生殖发育过程脱离了_________ 的限制。因此,________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是比较高等的动物。3、课外实践:参观养鸡场课后反思签 阅课题: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一课时)学校: 班级: 八年级(3)班教师: 时间: 【课 题】: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能力目标:观察分析图片、文字资料,归纳得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情感目标:通过调查自己与父母的性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教学难点】: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与启发引导、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互动游戏:寻找班上“重要人物”激发兴趣调查表分析汇总激活思维、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欣赏两组图片,每组图片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两组图片说明了,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观察,并思考作答亲子间的相似性叫遗传,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引出课题观察调查表并回答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学们观察的眼皮、耳垂、舌、大拇指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引出子课题思维过渡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基因控制性状回顾旧知,层层分析,了解新知一、生物的性状1.性状的概念设问,布置活动观察与思考 P25-26观察资料、思考讨论题合作互动,猜测探究分析归纳:讨论题1、3讨论回答,得出结论深入分析讲解性状的概念2.相对性状分析归纳:讨论题2激活思维,突破难点深入分析讲解相对性状牛刀小试:出示练习题,以检查学生对相对性状的理解思维拓展: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能遗传的吗?举例说明,得出结论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1.遗传与变异2.性状、相对性状巩固练习大显身手:课堂延伸讨论题5. 在观察和讨论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与同学交流,并试着作出解释布置作业能力测试与培养P17-18:【教材助读】1、2【课内探究】探究一【课时作业】一、选 择 题 15二、非选择题 8【板书计划】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生物的性状1.概念2.相对性状【教学反思】:附:家庭成员常见性状调查表调查人: 调查时间: 常见性状父亲母亲你的性状与父母之一(或全部)相同与父母均不相同1.耳垂(有、无)2.眼皮(单、双)3.能否卷舌4.大拇指向背侧弯曲5.酒窝(有、无)6.食指比无名指(长、短)7.左撇子(右撇子)8.双手交叉相握,左(右)手拇指在上9.是否近视10.血型教学设计: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实验明确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初步认识转基因生物的获得以及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意义【重点】1.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实验明确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初步认识转基因生物的获得以及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意义【难点】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实验明确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师生共同回顾完上节课的“生物的性状,遗传和变异”后,让学生做“找姚明的父亲”游戏,用多媒体出示三幅人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哪幅是姚明的父亲?并说明理由。2 (出示学习目标) 见课件3 (板书 )生物的性状能否表现出来的影响因素:活动一:进入资料分析“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实验,通过大屏幕展示实验的过程及学生讨论的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要求能说出理由,6分钟后让不同学生回答展示结果,师生共同归纳要点。(生物的性状由什么控制)实验要点 :(板书):(1)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表示的性状。例如: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2)转基因成果和重要意义(大屏幕显示)(3)实验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影响因素之一(过度)教师问:在现实生活中,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一定能表现出来吗?【见转基因生物的特点(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表示的性状)】活动二:大屏幕出示:请思考: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在结出的麦粒,前者大于后者,而麦粒大小这种性状能否稳定的传下去呢?(麦粒的大小是一种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让学生找出影响性状能表现出来的另一原因 (环境) (板书)性状能否表现出来的影响因素: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影响因素之一(主要因素)2.环境的影响性状的影响因素之二四.小结:见课件五.巩固训练:(一)选择题:见课件“试试你的本领”(二)拓展探究:见课件“你行吗”六.作业:见课件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 生物的性状(第2课时)【横线上的字得出结论后再填】1. 影响性状的因素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环境的影响总之,性状能否表现出来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的影响。其中基因是影响性状的主要因素2 转基因知识:1.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表示的性状。例如: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2.转基因成果和重要意义(见课件)教学设计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重点)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难点)(2)能力目标锻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学好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二、 学情分析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进一步正确认识基因的位置,对于本节内容,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为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没有一定的感性思维。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习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多多,发言就会踊跃,每个新问题的提出必然会引起学生们进一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的欲望。三、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二节,主要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本节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教材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而解决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文字量很少,但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却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在设计上,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生成的问题情境中分析,交流获取知识。四、 教法与学法(1)教法:导入法、演示法、提问法讲解法、课堂组织活动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学资源一体机,PPT,自制导入视频,软电线自制的DNA分子片段的教具,体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图(每人一份)六、教学环节与活动(1)视频导入,创设问题解决情境由视频-图片-提问,引发好奇,引导思考,问题答案与新课内容相联系,巧妙导入本课内容。(2)新课讲授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环节一:展示自主学习任务:阅读课本29页的内容,自主完成下面问题(2分钟)1、DNA分子含许多有______功能的片段2、DNA上的片段都是一样的吗?什么特点?3、DNA在哪里?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关于DNA的相关知识,通过DNA,把与之相关的“基因”和“染色体”建立联系,初步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环节二:组织课堂活动一:同桌合作鼓励学生尝试绘图表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效果。意图:通过设置自主-合作的课堂活动,学生通过自主画图,并通过同桌交流,进一步理解“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结合学生的包含图,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环节三:观察正常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观察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思考:1、正常人体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2、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还是成单存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图片,建构知识,得出结论: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在数目在体细胞中是一定的。环节四:推理-体细胞中DNA和基因的存在形式在已知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链并通过观察关系图,逆推体细胞中DNA和基因的存在形式。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图片,建构知识,得出结论:在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3)新课讲授2: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组织课堂活动二: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31最后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1、体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半,是任意一半吗?若不是,怎样分配?2、画出马蛔虫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受精卵母方父方受精卵卵细胞精子母方父方意图: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完成“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递”的图表,由此推出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规律。(4)新课讲授3: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组织课堂活动三:小组合作画出马蛔虫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上的AABB精子aabb卵细胞意图:在完成“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递”的图表的基础上,由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规律推出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规律。(5) 本节课知识点总结(6) 当堂训练(7) 引入情感教育介绍亲子鉴定原理与本节知识点的联系,并通过引入亲子鉴定方法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启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把生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七、教学评价1、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利用“学、议、导、练”的教学模式,即指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以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模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突破教学难点,建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课堂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使他们的观点得到统一,去伪存真,有了很强的探究意识,课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效果较好。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的自学、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得到了突破。2、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二、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完成“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递”的图表,由此推出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规律。在完成“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递”的图表的基础上,由染色体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规律推出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规律,完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进行传递”的图表。也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值得思考的地方: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把学生拽着向前走。不知不觉中,有点将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硬往学生身上套的味道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教案共85页).docx)为本站会员(实验中学朱老师)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