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二下数学3.1《对称》教案(王老师公开课).docx
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京2011课标版二年级下册对称二、教材分析:教材借助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没有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严格的教学定义,只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通过剪纸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折纸片、画图和剪纸片的过程,展现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进而达到以下3个目标:首先,学生明确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次,学生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最后,学生明确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修订后的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修订后的只要求能从诸多图形中辨别出轴对称图形,而不要学生画出对称轴。而对于“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本套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下册进行教学。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难点是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三、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为此,再引入概念时,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上,通过观察和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五、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引出对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比眼力的游戏!你们能根据下图中一半的图形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吗?学生看图,猜出所画的图形是什么,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说出自己这么猜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体两边都是一样的,引出“对称”的概念。(板书:对称)【讲授】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出示蝴蝶、热带鱼、树的图片,提问:他们都是对称吗?你有更好的办法验证码?(学生动手操作)2、学生汇报。根据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师:有结果了吗?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图片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师:如果两边就差一点,我们只用眼睛去看的话,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看出来,那更准确的方法就是将这个图形怎么样?生:折。 师:怎么折? 生:对折。师:那对折以后发现了什么?你们能不能补充再说说。生:发现两边都是一样的。师:完全.?生:完全一样/完全重合。师:完全重合!这个词太准确了!师:那刚才同学们都说的是有关于对称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研究跟对称有关的知识,像这些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4、师: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叫轴对称图形呢?谁来说说看。生:两边对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师:通过我们刚刚的验证,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师:现在请你们将刚才的轴对称图形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边做,一边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引导生利用手中的轴对称图形边做边复述。(反复说“轴对称图形”)师:那在对折的时候,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的。那在这个图片里,这只蝴蝶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师: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了吗?老师告诉你们,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是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二)剪轴对称图形1、“秀”师:说到轴对称图形,黄老师就想给你们秀一下我的一个才艺,想看吗?注意不要眨眼,给我来点有节奏的掌声。(剪出 )师:猜一下,我剪个了什么图形。师:你注意看了吗?我是怎么剪出来的?你还记得吗?师:你回想一下,我刚刚是对折了,那我是把整个心形剪下来了吗?还是怎样的?一个小细节,我只剪出了心形的.?(引导学生说剪的过程:对折、画出图形的一半。)师:那我剪出的这个心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在哪里?摸摸看。师:你能用这种方法也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吗?2、团结就是力量:小组讨论:1】总结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2】想到办法就行动吧!创造一个属于你的轴对称图形吧! 小组合作,动手剪。3、作品展示。师: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是怎样剪的?你们组当时是怎么商量的。小结: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练习】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打“”。【归纳小结】(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二)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去创作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吧!【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播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六、板书设计:对称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一折 二画 三剪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