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1.7《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电阻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阻的概念,然后分组探究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为学习下一节变阻器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欧姆定律(揭示电流、电压及电阻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其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能更好地掌握控制变量这个科学探究的方法。由于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明显,学生通过实验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理解电阻的概念。2通过探究实验更好的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个科学探究的方法。3通过探究实验能正确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源:学+科+网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课前准备电源、灯泡、开关、镍镉合金电阻丝、铁丝等金属丝若干、电流表、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为什么导线要用铝或铜做材料?为什么有些开关触点要用价格昂贵的银做呢?铁也是导体,为什么不用既多又便宜的铁做呢?二、知识讲解:探究活动1: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如下图所示,准备好两根外形相同的锰铜金属丝和镍镉合金丝,分别把两根金属丝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接入锰铜金属丝灯泡较亮,接入镍镉合金丝时,灯泡较暗。 为什么外形一样的金属丝导电性能却不同呢?归纳总结: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来源:学科网一、电阻来源:Zxxk.Com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 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单位:千欧(k)、兆欧(M)换算关系:1 M106 ;1 k103 科学家欧姆简介: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经典电磁理论中著名的欧姆定律。为纪念其重要贡献,人们将其名字作为电阻单位。欧姆的名字也被用于其他物理及相关技术内容中,比如“欧姆接触”、“欧姆杀菌”、“欧姆表”等。 3 电路符号:介绍:手电筒的小灯泡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约1 m长的铜导线的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 猜想:取出不同的各种金属丝,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学生猜想一般是: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2 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活动2: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思考:需要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讨论得出:需控制的变量是材料、横截面积。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接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镍镉合金丝。闭合电路,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学生进行实验)结论: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探究活动3:探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思考:需要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讨论得出:需控制的变量是材料、长度。(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结论: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探究活动4: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准备实验器材:把镍镉合金丝在铅笔上缠绕,做成螺旋状。实验方法:把镍镉合金丝接入电路,常温下测出电路中的电流,把电阻丝放在酒精灯上烧,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结论。)结论: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思考: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总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有温度。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提问:从课本上看,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答: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三、课堂总结:1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属性。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五、板书设计:第3节 电阻一、电阻(R)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单位:千欧(k)、兆欧(M)1 k103 1 M106 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