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光的折射》教案(赵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 资源ID:44059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30金币 【人民币3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人民币3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光的折射》教案(赵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光的折射课题光的折射班级主要内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进一步加强光路图的绘制技能,再一次认识光路可逆; “启下”,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光的折射作为新课标下一节内容,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把本节课设计成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实验,我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1、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既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又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4、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5、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6、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嘴说出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的精神。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 能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2.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能够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4 、已知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教 学重 点1、光的折射规律。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1、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教学方法以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归纳法教学用具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筷子、透明茶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目的一、复习 提问提出问题:1、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通过复习提问,巩固上节内容,为后面学习光的折射做铺垫。二、由 实验 引入 新 课演示实验:1、“折射断筷”(在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筷子好像断了。)提出问题:1、筷子没有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能否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研究光的折射,引入课题。学生先观察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知识不足,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认识现象观察图片,感受光的折射展示几幅关于生活中折射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三、探究新课的过 程1、光的折射:实验1:让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中。对照试验,引出光的折射定义。老师强调:“斜射”“不同透明物质”“交界面”等。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根据情况归纳得出结论据概念,试着画光路图。课件展示:光路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并亲身感受光的折射的存在,并引出光的折射定义。2、介绍名称:教师对照图,介绍相关名词及定义。强调: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学生对照光路图,理解、记忆相关词,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课件展示:在光路图上注明相关的名字,便于学生记忆时对号入座。对比光的反射,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相关名词:折射光线、折射角,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猜想提示:在学习光的反射时,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那么,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或水)中时遵循哪些物理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的位置关系怎样?2、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3、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4、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5、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在折射时,光路可逆吗?学生可能的猜想:可能是三线共面可能相等可能入射角大可能入射角小可能向界面偏可能向法线偏可能一起增大可能一起减小可能偏折可能不偏可能和反射中一样是可逆的把学生的猜想展示出来,逐条进行验证。把一个复杂的探究课题转化为一个选择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想,使学生的猜想有所依据。进行新课:学生试验1、强调操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光从空气玻璃 , 三线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先猜想,在实验证实:学生实验1:让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中。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得出结论。课件演示: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2、问题: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学生先猜想,在实验证实:学生实验2:通过试验、观察、对比、得出结论。课件演示: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1、定性研究2、用“对顶角”相等为突破口。3、问题: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学生先猜想,在实验证实:学生实验:3:通过观察实验、对照几组光路图对比,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课件演示: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展示多组光路图,找出规律建立假说,实验验证。严密光的折射条件。4、问题:当光线垂直射如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强调:“垂直入射”学生先猜想,在实验验证。学生实验4:让光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中。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光路图中三线的位置关系回答问题。课件演示: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5、问题:光在反射现象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吗?课件演示。强调:记录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先猜想一下。由于实验不好操作,会有误差。课件展示:两次实验便于学生观察的更清楚。用光路可逆猜想,并用课件演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实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根据实验认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完整正确的结论课件展示:光的折射规律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综合能力,体现科学的精神。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现象。(1)、怎样才能插到鱼?(2)、池底变浅了。小游戏:“做一回渔夫”课件展示:使本节课前后呼应,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课堂练习学生练习课件展示:练习题。对学生的要求:只要懂,不需要严密叙述。五、课堂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或感受?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课堂板书第四节 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内容: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反之,当光从其它透明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减小)而着增大(减小)。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路图:小结:三线同在一平面,折射入射分两边,光路可逆要弄懂,大角均在空气中。4、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布 置作 业课后练习:1、2、3、4课后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光的折射》教案(赵老师公开课作品).doc)为本站会员(公开课之家)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