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43201       资源大小:837.4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17古诗三首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会认“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教学重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芜湖市的西梁山和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作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3.大家都说了自己看到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二十五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导生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望天门山唐 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受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三、了解诗意,感悟诗情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1)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集体交流。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隔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诗句意思: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2.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集体交流。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代指船。诗句意思: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3.体会意境。(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2)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磅礴气势。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3)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四、课堂小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五、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并组词。2.背诵并默写古诗。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诗1.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看成是人间天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西湖)2.想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吗?请大家用心地欣赏这些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播放课件,配乐)3.学生自由描述。是呀,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美景使不少的游客为之倾倒,特别是古代的诗人、画家,他们在此游山玩水,流连忘返,他们饮酒交友,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诗人,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4.课件出示诗人。大家认识这位诗人吗?学生说说对他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又可以称他为苏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州山)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虽不是杭州人,但跟杭州很有缘,他曾两度在杭州任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就把它叫作“苏堤”。现在苏堤春晓成了西湖上的一景。教师补充: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时常流连于西湖的山山水水之间,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今天要学的就是他描写西湖的经典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5.课件出示诗题。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读。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导生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 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亦、宜”指名读。认识多音字“抹”:m(抹黑)m(抹面)m(抹布)。(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2个生字“饮、初”,给这两个字组词。学生:饮(饮料)初(初中)(2)仿写,小组评价。四、细读古诗,了解诗意(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1. 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2.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1)水光潋滟。借助注释说说第1句的意思。(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你从诗句中哪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潋滟)“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阳光)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现在放眼望去,晴天时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引入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净慈寺:在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林子方:诗人杨万里的朋友。无穷:望不到边。别样:特别的。a.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样在六月,诗人杨万里晴天时看到的西湖景色又是怎样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古诗。b. 读完古诗,谁来说说西湖在晴天丽日下又有怎样特别的景致?(荷叶在阳光下更加绿,荷花在太阳的照耀下更红了。)c. 小结: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评价: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2) 方好。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是怎么表达的?(方好)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a.正直;b.正在,正当;c.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请大家选择一下,赞同的同学举手。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水光潋滟的景致,山清水秀的景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3)山色空蒙。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能借助注释来说一说?(雨天,西湖云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苍翠欲滴)现在呢?(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4)亦奇。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奇妙)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也奇妙)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中常常用到。西湖的美景是这样出神入化,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情境对话: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他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是在西湖边,西湖在夏日里时晴时雨的景象也常常看见。此时,苏轼和朋友看到不同天气下的西湖,他们边喝酒边聊天,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选择刚才我们学过的词语用一用,比较一下晴天西湖和雨天西湖的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晴天: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雨天: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预设)朋友:苏兄啊!这晴天的西湖湖面波光粼粼,真是美丽啊!苏轼:是啊,这雨天的西湖山水朦胧,也是别有一番奇妙之处啊!朗读:让我们像老朋友聊天似的说说这变化万千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们沉醉在这变幻的美景中,闭上眼赞美一下这奇妙的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领略西施之美。(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2)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补充: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位,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4)通过阅读材料,你觉得西施有着怎样的美丽容貌?(学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2.淡妆浓抹总相宜。(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装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装扮叫作(淡妆)。(看图说一说)(3)总相宜。a那西施是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是怎么赞美的?(都好)你如何知道?(总相宜)b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4)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吗?(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5)引读: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五、朗读拓展1.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2. 苏轼喜欢西湖,更喜欢用诗来写西湖,这里留下了他许多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望湖楼醉书。(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读。(2)这是什么样的天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大雨急的西湖骤雨图)小结: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着这位热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次难忘的西湖之旅,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生伴乐齐诵)第三课时一、激趣导入1.诗句接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看来大家一个个都是小诗人,那有没有同学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山水诗)2.揭题释题。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歌颂祖国壮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些诗句,这就是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之美吧。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望洞庭。齐读诗题)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呢?(洞庭湖)有没有同学知道洞庭湖在哪呢?(湖南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课件展示洞庭湖图片,介绍洞庭湖。)洞庭湖的景色如此之美,诗人站在远处遥望洞庭湖,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他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导生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庭、未、盘”指名读。认识多音字“磨”:m(磨刀)m(磨盘)(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镜、未、磨、遥、银、盘”6个生字,并给这6个字组词。学生:镜(镜子)未(未来)磨(打磨)遥(遥远)银(银色)盘(圆盘)(2)仿写,小组评价。四、细读古诗,了解诗意(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能够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相:相互。和:和谐、协调。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镜未磨: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未,没有。磨,打磨。这句诗的意思是:湖面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铜镜。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学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能够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翠:山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像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面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五、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1)感受“和”和谐、协调。(2)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月” 秋天的夜晚)(3)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4)“两相和”的“两”是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1)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2)这句诗里藏着一个精巧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3)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宽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4)这湖面宽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2)指名读,想象:白银做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3)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释手,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景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之一,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从古至今,洞庭湖都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希望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洞庭湖玩一玩,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3.布置作业。(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板书设计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教学中,光靠教育机制还是不够的,导致了当课堂生成与预设不同时就有些自乱阵脚,使有的教学环节被丢掉,有的精彩生成没有抓住。教学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进行更加丰富的预设,应对课堂上不同的精彩生成,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读自悟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男孩)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