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43081       资源大小:777.4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17古诗三首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浪淘沙(其一)。2.借助注释和插图感知三首古诗的大意。3.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4.分析每首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5.揣摩诗歌语言,掌握想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知道三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想象诗中的景物,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特点的。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摘抄本;搜集到的有关古诗作者、写作背景等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笔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首古诗,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二、介绍诗人,了解背景。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都是哪个朝代的?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三位作者的了解。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三、正确读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逐句朗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3.结合朗读评议,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4.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读好停顿,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律。5.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说说你读了这三首古诗,有什么感悟。6.小组交流探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从内容上,都是写自然景色;从形式上,都是七言绝句。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首诗浪淘沙(其一)。(1)出示自学提示: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提出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指名读,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解释题目的意思。(唐代曲名,由白居易、刘禹锡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作词牌名,“浪淘”指波浪淘洗。)指名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九曲、风簸、天涯、银河、牵牛。(预设:风簸:如巨风掀簸。)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细细品读,感悟诗境。(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本诗,想一想,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合作交流,师生评议,小结: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的黄河奔腾万里汹涌澎湃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九曲”用了夸张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3)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通过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小组合作交流,师生评议,小结:这两句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1.诗人向我们展示了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保护黄河?六、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浪淘沙(其一)。2.预习后两首诗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板书题目),思考:读了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美丽的景色。)二、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1.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2.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美。1.出示全诗,自读诗歌,扫除字音障碍。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根据插图、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4.交流字、词、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5.教师:好美的景色呀!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江南春天的特点?请你把诗中描写的景物找出来。(莺啼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 寺庙 楼台 烟雨)6.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7.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千里江南、绿树红花、酒旗飘扬、烟雨朦胧、黄莺啼叫)8.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复。“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绿树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盛之处,金碧辉煌,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青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9.指名有感情地读,齐读。四、理解诗意,感悟情美。1.品读第一、二句。(1)诗歌以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色?(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景物。(3)教师小结: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树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2.品读第三、四句。(1)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2)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3)这两句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教师小结: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们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五、精读解情,体会韵美。1.有感情地朗读。2.整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诗人眼前是一派美好春景,将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多么令人陶醉!诗人随之而来的触景生情,联想起历史上南朝兴寺而亡,而今的唐朝依然重蹈覆辙,怎不感慨横生?)3.江南的春天很美,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吗?指名答。教师小结归纳出示。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六、学习书湖阴先生壁。1.出示全诗。指名读,齐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在今南京)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3.借助注释、插图,小组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找出描写乡村美景的诗句,交流自己对乡村美景的理解。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庭院景色,以静态描写方式,赞扬庭院环境清洁幽雅;后两句采用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部美景联系起来,静动互补。全诗把这座乡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格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5.出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插图,赏析“无苔”“成畦”。(1)借助插图,小组交流,指名答。(2)教师小结: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青苔喜阴暗,总是生长在潮湿之处,比其他杂草更难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而“成畦”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其实是暗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3)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什么性格的人?(4)同桌互议,教师小结:他是一个朴实勤快、爱好洁净、兴趣高雅、热爱生活的人。6.出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一水护田将绿绕”中的“护”是什么意思?(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那溪水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3)“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是什么意思?(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它既写出了山色深翠欲滴,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触手可及。(5)读一读这两句诗,你发现了什么?(6)同桌互议,教师小结: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声有色。7.指导学生美读全诗。(1)通过第一、二句中的“净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净幽雅,注意读得轻松愉悦。第三、四句注意“绕”“送”等动词,读得高昂跳跃一点。(2)让学生想象画面,反复美读。(3)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之情。读出赞美愉悦的语气。七、整体回顾,感悟诗情。1.同样是写景的三首诗,三位诗人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你想说些什么?自由畅读,体会三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预设:三位诗人心情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学习古诗,要了解背景,要从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3.总结: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像这样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八、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江南春。2.选课文中的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写景的片段,写好以后,还可以根据描述的内容画一幅风景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三首古诗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音乐与课件画面的渲染,引领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融情,悟中升情。不足之处:三首古诗距离学生们生活的年代较远,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字义的理解。教学建议:了解作者写这三首诗的目的,是学好古诗词的一个关键点。明白了诗人的写作意图,有利于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阳光男孩)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