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 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语文园地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2.学习创设作文题目的方法并会分类。3.欣赏书法家柳公权的作品,并了解其书法特点。4.积累并背诵鲁迅的名言警句。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2.学习创设作文题目的方法并会分类。3.积累并背诵鲁迅的名言警句。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摘抄本;搜集书法家柳公权的作品、鲁迅的名言及相关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一、交流平台。1.概念入手,揭示课题。(1)明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要求?(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文章不同,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不同,要学会灵活运用。)(2)出示:交流平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自主复习,梳理方法。(1)复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任务:读本册的课文,举例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指名答,师生评议。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说说如何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边读边列提纲,先把各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知道文章的题目就知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再比如,月光曲这一课,我们理清月光曲创作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基本上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2)教师小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掌握。二、词句段运用。1.展示题目,导入新课。(1)展示课本上的四组作文题目。(2)小组交流讨论:这几组作文题目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第一组是用文章的主要人物作题目,第二组是以事件作题目,第三组是以文章描写的事物作题目,第四组是以文章的主线作题目。从这几组题目中可以看出,形象可感的作文题目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能引起人们阅读的欲望。2.反馈校正,实践应用。(1)过渡:文章标题设计得好与不好,效果大不一样。为文章取一个好的标题,对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吸引力等都有很大的好处,不能小看标题的作用。(2)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课本上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广泛听取学生的交流情况。(4)交流第一组:“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这三个词语中“饱经风霜”分别修饰了脸、老屋、大树,引导学生想象这三个词语的情境,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写的这段话必须能体现“饱经风霜”这个特点。(5)完成后,小组内推选完成最好的作品,再指名读一读,师生评议。3.布置作业。课后小组继续交流,完成第二组词语的写话训练。第二课时(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一、书写提示。1.出示柳公权的一些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同桌交流:柳公权的作品有什么特点?3.指名答,师生评议,小结:柳公权,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被称为“柳体”,自成一家,极具特点。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遒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与颜真卿齐名,书法有“颜筋柳骨”的说法。正由于其作品具有独到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4.结合学生搜集的作品,引导学生边欣赏边体会柳公权作品的特点。二、日积月累。1.过渡:你会背诵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或名句?指名答,师生评议。2.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背诵的内容涉及得也很广泛,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一些鲁迅的名句,出示课本内容。3.指名读,齐读。4.小组讨论: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5.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6.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1)答客诮是一首体现鲁迅爱子之情的诗,甚至可以说是他的爱子宣言。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作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这句话的意思是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是大丈夫!(2)这句话是鲁迅故乡里的一句名言。表面意思是:长满野草的地方,这地方多人路过,踩踩就出了条路。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说,只空想而不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地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3)这句话说明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4)“从古以来”四个字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贯串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国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动力。7.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大声读背、比赛读,也可以同桌互读互背等。8.师生合作,竞赛背诵。9.小组合作,交流鲁迅的一些名言警句,积累并抄写在摘抄本上。三、布置作业。搜集并背诵鲁迅名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三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会灵活运用,这对习作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对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热爱书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不足之处:学生对词句段运用这部分内容的掌握,还是停留在表面,理解不深刻,因此再用提炼出的关键词写一段话,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建议:抓好平时的读写训练,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促练,逐渐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