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21《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张老师获奖作品).doc
人教版(七上)教学设计第21课: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教 学 设 计课题:七上 第21课 中国姓氏文化学校:班级:教学目标课标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有助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三维目标知识与 能力(1)通过对中国姓氏起源的探究,使学生了解几种普遍的姓氏形成方式。(2)通过对姓氏分布与变迁的探究,使学生理解由于人口迁移、民族融合,姓氏发展演变的过程。过程与 方法(1)课前学生通过网络查寻、文献查阅、采访调查等形式搜集资料,并按姓氏起源、分类、分布、变迁等几个角度整理资料,掌握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2)课上教师从姓氏文化角度切入,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微课、智能手机网上查阅、UMU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对姓氏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培养学生疏理历史现象、归纳整理历史知识和分析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3)利用姓氏地图和白板功能对姓氏分布进行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地图获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4)通过动画和历史剧的表演,加深学生对姓氏发展演变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姓氏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姓氏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会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2)通过对姓氏文化寻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树立中华诸姓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3)通过对自己姓氏的源流,家族名人的探究,使学生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品质,宏扬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4)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家规、家训和教师寄语,使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重点了解姓氏的区别与特点,认识中国姓氏形成的源由。难点对中国姓氏发展过程的认识。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来看,对姓氏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与分析,相关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知识结构第21课 中国姓氏文化分类变迁名人分布起源姓氏教学过程授课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明确目标学习人教版七上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通过姓氏文化的探究,感受历史演进的脉搏。通过播放百家姓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出本课的主题:姓氏文化的探究。【激趣设疑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百家姓视频,让学生感受姓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III【课堂小结 升华主题】【延伸拓展 感悟历史】一、姓氏起源1.姓氏起源组展示探究成果,学生通过微课梳理姓氏起源相关知识。(1)姓的由来(2)氏的由来(3)姓氏合一二、姓氏分类1、姓氏分类组汇总讲解几种普遍的姓氏形成现象。2、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姓氏的由来。(王姓、李姓、宋姓、韩姓、张姓),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查阅自己姓氏的由来,利用UMU学习群分享研究成果。(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熊、马、牛、羊、龙、凤、水、花、叶等。(2)以朝代名为姓氏。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3)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齐.楚.燕、韩、赵、魏、秦、鲁、晋、宋、郑、吴、越、陈、卫、蔡、曹、胡、许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皆成为今天常见姓。(4)以山名、河名为姓氏。乔、黄、等。(5)以居住地名、方位为氏。如东郭,南宫、百里、西门、郭、丘、尹、常等。(6)以担任的官职为姓氏。如史、仓、库、司徒、侯、王、太史、上官、钱、士、司马等。(7)以职业技艺为姓氏。如巫、屠、优、卜、陶、张、顾、甄、匠,尉,施等。指导学生通过史料、图片、微课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本课重点,降低理解难度,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结合课前探究和切身实际,对姓氏命名的几种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是紧密相连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三、姓氏分布1、姓氏分布组利用姓氏地图讲解姓氏分布特点。2、利用白板和地图绘制班级四大姓氏的分布情况。通过umu学习群直观展示班级其他同学的姓氏分布。利用umu学习群反馈探究成果,史地结合,以图说史,使学生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四、姓氏变迁1、姓氏变迁组通过动画讲解姓氏变化的原因。2、学生通过历史剧表演体会姓氏变化所反映的民族融合问题。(1) 皇帝赐姓:郑成功,原名郑森,南明把他赐姓朱,因为这个姓不能直接称呼,所以被人称为“国姓爷” .(2)为避讳、避难而改姓的避讳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避难司马迁下狱时,本族人纷纷改姓避祸,有的在司字旁加一竖该形同,有的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3)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还有满族姓氏改为汉姓的。爱新觉罗演变成了今天的金或者艾,著名歌手那英,她的那姓就是满族叶赫那拉氏演变而来。五、姓氏名人1、 各小组同学介绍相关姓氏名人并讲述名人典故。2、 师生共同解读家规家训。1、教师结合图片概括总结,情感升华。教师出示百家姓研究二维码,思维拓展,提出探究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扫码关注。通过动画和历史剧表演,使学生亲身体会姓氏文化的变迁及其后所蕴含的民族融合问题。通过对图片、史料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家规家训中积淀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先人优良品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宏扬传统文化。通过优美的文字与图片对本课内容概括总结,实现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发奋学习,复兴中国梦的爱国主义精神。思路引领,启发思维,深化理解,知识提升。教学反思本课是新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活动课,我选择了和学生切身相关的“姓氏”文化作为研究的主题,这一选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课前布置时的学习热情较高。由于姓氏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内容庞杂,所以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舍。确立了对“姓氏”起源、分类、分布、变迁、名人等五大主题的探究,课前将学生按班级排名前四位大姓(王、李、宋、韩)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研究,其他学生根据兴趣指向自愿选择分组,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采访长辈、查看家谱等多种途径对主题进行探究,旨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学会多渠道查找搜集、筛选整理历史资料,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使学生形成身边时时处处有历史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名人志士高风亮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洗礼和人格塑造,在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中,凸显了人文关怀和时代特征。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多,在时间的把控方面,还有一些处理不到位的情况,最后对学生探究的评价总结,处理的有些草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