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4《次北固山下》课件(1).pptx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 王湾,导语:,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家信,端直高挂,停泊,【注释】 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誉为“妙绝千古”,究竟妙在何处?,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1.“日”“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置句首表强调。“生”“入”两个动词将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1.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2.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都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3.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首联:写行程。船上想像,暗含奔波之意,羁旅思乡之情,点题。,颔联:写船上所见之 景。景,平静开阔,颈联:写船上所见之 景。点明时令,又暗含理趣。,尾联:抒发思乡之情。,江南春早游子思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元朝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等杂剧共十五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划分节奏,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曲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 昏鸦:,深秋,萧索,暗淡,黄昏,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正 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侧面:,小桥流水人家,多方映衬手法,天净沙秋思,写景:,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写人:,断肠人在天涯,景物烘托 白描勾勒 孤寂愁苦,曲子的 写作手法:,小结,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曲文鉴赏(品读):,通过你的学习,你能再回过头来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元曲给你的感受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愁诗知多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