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docx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地球的运动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有:地球自转现象,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教材在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等有关知识后,又一次比较系统的探知地球的运动情况。试图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等知识,使他们能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由此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现等现象,同时,也为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意义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地球自转的含义,掌握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过程与方法:1. 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如地球仪实验演示、角色扮演等;并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现象。2. 借用地球运动动画及地球仪演示,培养读图能力,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初步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规律和地理意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在学习地球自转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初步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 学会用科学方法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2. 能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提出问题:1.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2.视频中出现的是天旋还是地转?3.太阳东升西落真的是太阳在围绕着我们转动吗?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利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进入新知的探究活动一:探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展示地球自转的画面,出示其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引导学生交流自转的基本特征。2.引导学生开展演示实验:要求:(1)分小组合作演示:每组4人,一个地球仪。(2)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拨动地球仪,先侧视观察,然后保持转动,先后将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3)请每人转动一次,并做好记录,交流成果。3.提出要求: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从赤道上空看?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交流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旋转中心:周期:方向:2.演示观察,交流展示:3.观察交流:自西向东,北极呈逆时针,南极呈顺时针。自己画图进行示意。出示概念,引导学生借助观察和阅读课本得出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动手参与,获得清晰的认知,易于理解接受活动二: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 提问:地球自转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出示星空照片,提问:到底是天璇还是地转?适当补充相对运动:疾驰的汽车中,看两边的树木。总结:自转产生现象一: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日心说的发现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3.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知道地球的白昼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吗?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交替出现呢?4.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用手电简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 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5.对比总结: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教师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现象二:昼夜交替现象6.深入探究:地球上的晨昏线。提出问题:(1)甲地是不是永远处于黑夜?(2)甲地经过晨昏线时,会出现什么现象?(3)甲乙两地,先看到日出的是?转折:地球上不同地区真的存在时间的差异吗?7. 情景在线: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侯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1)谁在晚上谁在早上?体现了什么原则?(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8.科学认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即“东早西晚”。归纳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三: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9.深入认知: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其对面经线的时间为0/24时。10.趣味地理:某年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 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夏威夷州首府),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3 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 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1.思考交流: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才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在运动。自主参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读一读,了解人类认识天文现象的过程。3.思考交流: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4.演示观察:(1)A地是白天,B地是黑夜。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2)任一地点都是白昼(3)A地渐渐由白昼进入黑夜,B地由黑夜进入白昼。(4)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转5.互动交流6.对图观察分析: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既是晨昏线。由黑夜到白昼为晨线;由白昼到黑夜为昏线。从图中得知甲地会随着地球自转进入白天。讨论第三题,答案不同。7.探讨交流: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昼半球。8.科学认知:读一读,从图中获得认识。9.图文结合,理解时间问题。10.思考交流:利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看似天空的星辰在动,实际是地球在自转了解史实,激发学生天文探索的兴趣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初步了解昼夜现象,然后在满足地球特点的实验中演示观察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由浅入深,在认识昼夜半球的基础上探讨晨昏线,易于学生理解以时间问题做伏笔,引入时间差异的探究给学生清晰的概念和规律,以熟悉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差异步步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问题增加趣味题,化解难点知识课堂总结:拓展应用拓展提升:地球自转造成的其他现象(1)水涡 北半球逆时针旋,南半球顺时针旋(2)植物攀援缠绕 北半球逆时针缠,南半球顺时针缠(3)云盘旋转 北半球逆时针转,南半球顺时针转(4)东西向铁轨 北半球南侧磨损,南半球北侧磨损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地球自转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课堂达标用灯泡代表太阳,在灯泡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地球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1关于此实验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轴的北极指向南方B灯光只能照亮地球仪的一半C此时灯光直射在赤道D用手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说法错误的是( )A甲位于晨昏线上B乙正处于白天C丙正处于黑夜D丁地时间最早3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时间的差异D太阳东升西落4下列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自东向西 B自转中心是太阳C自转周期是1天 D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顺时针转动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