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docx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讲述了气温的概念与测量,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本节教材是属于世界地理总论部分,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也多变的天气的自然延伸,也是学习第四节世界气候的基础,承上启下,极为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 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2.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案例讲解、动手绘图、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情景:家住北京的李鑫寒假期间去海南旅游,南行的路上他把自己的厚衣服逐步换成了薄衣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海南他还看到了成片的椰林,这样的景观与什么有关?每天,我们都能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听到或读到气温这个词。气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开启探究气温的旅程吧!读图思考:发现气温逐步升高观看熟悉的天气预报材料,激发探究的欲望。生活化的情景引入,易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活动一:关注生活谈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含义、观测 (1)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气温?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2)展示阅读材料: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气温的观测项目包括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能让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自动气象站对气温能够进行实时观测,并每逢整点记录一次。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2. 引导学生读气温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温馨提示: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刻度平行奥!3.气温的计算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124. 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出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1)气温最高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引入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4)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5. 气温的变化年变化(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4)一年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6.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南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最高与最低气温。7.方法指导如何正确判读气温变化曲线(1)该地气温在一年内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2)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8. 引导学生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出示资料,引导学生练一练,并对比得出气温年较差的大小。1.互动交流:(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一般用 表示。(2)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定。2读一读:请正确读出四个时间点的气温。8时:814时:1620时:122时:43.说一说,算一算:(8+16+12+4)4=104.读图分析气温的日变化(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2)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6.5。(4)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14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5.读图分析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3)30,准确说出气温年较差的算法。(4)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下降。6.分析归纳,整理展示:7.分析归纳:学会析图方法。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然后气温逐渐下降。北半球8.掌握方法,学会绘制完成学案中的资料绘制画一画,比一比师生互动交流初步了解气温的含义、气温的测量学生自主完成不同时间的气温读取,让学生动起来明确问题引导学生快速的分析,提高课堂探究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读图分析任务利用表格进行归纳整理,清晰明了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引领绘制练习三步骤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的绘制活动二:探分析规律气温分布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1.等温线的判读出示等温线图读图提示:看等温线延伸方向;看等温线疏密程度;看闭合等温线情况。2.探究世界等温线分布规律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世界年均温20的分布在哪?(2)世界年均温10的分布在哪?(3)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4)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补充:规律二: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密集;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3.追问:不同的季节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出示1月、7月气温分布图:(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取点观察:观察图中A、B两点的气温,你发现有什么不同?3.情景探究:玲玲在九寨沟(104E,33N,海拔2000米以上)夏令营活动方案中除了提示大家要携带防晒用品、雨具之外,还专门强调:切记预备稍厚外套。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4.出示规律图,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归纳:高出不胜寒5.引导学生应用规律算一算:我这里海拔720m,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m,气温应该为多少度?6归纳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纬度因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状况不同,南半球的等温线更为平直。(3)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1.按照问题提示分析归纳: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2.合作探究读图分析: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思考: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总结规律:规律一: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3.互动交流,归纳展示:(1)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现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3)对比分析,归纳:规律三: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3.情景分析:有必要,爬山时,越往高处,会感觉越冷。4.思考归纳: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约下降6。5.算一算:第一步:两地高度差为800m。第二步:海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800m4.8。第三步:温差计算,28.8-4.8=24。6.互动交流读图分析,交流,锻炼学生的观察、表达的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学会分析的方法对比全年气温分布和1月、7月分布图,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规律的探究小情景引入新内容的探究,调动学生的兴趣算一算,讲一讲,感受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拓展提升1.出示水与沙子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测量: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2.诗句中的气温:1.观察总结: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海陆有热力差异。2.链接生活,连一连用实验验证海陆气温的不同,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深化探究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读某气象站测得该市某日的气温数值图,该日气温的日较差约是()A15 B10 C20 D37 2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读图3-2-3,完成34题。3.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4.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5.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甲地气温为12,那么比它高500米的乙地气温为 ()A.9 B.12 C.15 D.186.读图3-2-4,图中甲、乙两地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高于乙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点海拔低于乙点随堂练习,巩固基础,课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