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湖南省级优课).doc

  • 资源ID:37346       资源大小:20.0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湖南省级优课).doc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 认识作者。(出示图片)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对他了解多少?二、 简介长征。1、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有关长征的短片。(播放视频)2、看了这个短片,你感受到了什么?3、长征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一段艰难的旅程。那在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和红军眼里,长征又是怎样的呢?三、 初读诗文。1、(板书:七律长征)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来,一起齐读诗题。2、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36页,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时,老师巡视,注意学生读书习惯。)3、同桌合作读,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4、指名读。四、理解诗文。1、字音读准了,诗句读通顺了,这是读诗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请大家静心地默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哪一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板书:远征难只等闲)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眼的理解吗?(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只等闲”)3、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4、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5、山有五岭、乌蒙、岷山,水有金沙江、大渡河。红军在长征途中仅仅只经历了这几座山、几条河吗?能结合课后的资料来谈谈吗?(课件出示:长征资料)6、18座大山,24条大河,小山小河就不用说了。长征途中,红军要经历这么多的山水,经历这么多的困难,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几条河呢?猜猜看?五、 感悟诗情。(一)理解颔联1、是呀!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正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首先来到五岭和乌蒙。(课件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自由地读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句诗中的什么地方能看出翻越五岭和乌蒙的艰难呢?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逶迤”“磅礴”。3、(指导朗读),连绵不断的五岭,气势雄伟的乌蒙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此时此刻,让你来翻越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在红军的眼里,这还不算难。想象一下,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4、就是这样的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诗,想想看?(理解“腾细浪”、“走泥丸”)并指导朗读5、是呀!逶迤的五岭变成了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变成了滚动的泥丸。(课件出示:“逶迤”“磅礴”变色,“腾细浪”“滚泥丸”加点)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6、好一群无畏、乐观的红军战士。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啊!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读。(课件出示:中心句)(二)理解颈联1、如果说翻越五岭、乌蒙是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的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大渡河,就是展现红军克服战斗的艰难。(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读读这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提醒学生注意“暖”“寒”2、通过历史事件背景理解“暖”和“寒”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字的深层含义。3、指导朗读。(三)品读尾联(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随着诗人的思绪我们最后来到了岷山。岷山千里皑皑白雪,要翻越它是多么的难呀。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更喜”?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呀,来,读出这份欣喜,读出这份高兴吧!六、 升华诗情。1、长征难呀,不仅仅是跨越万水千山的艰难,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数据。(显示湘江战役情况)红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军二万五千里,你想说什么?就是怎么难的事可是在红军眼里却只不过是只等闲,你感受到了什么呢?2、长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板书设计七律长征远征难 只等闲无畏 乐观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湖南省级优课).doc)为本站会员(叶红鱼)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