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5《机械效率》教案(罗老师贵州省级优课).doc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课 题第十章第五节机械效率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八年级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两大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功”和“功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这一实验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对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功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可能把机械效率和功率、做功的多少、省力等问题混淆;3、学生对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没办法确定,特别是对有用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导致机械效率的计算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教学难点掌握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电动拉力装置(自制)、重物,教学PPT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复习1、功的概念;单位;做功的条件;2、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温故知新承上启下设疑导入教师演示实验,分别用弹簧测力计直接匀速提起物体和用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让学生计算两次拉力所做的功,并比较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两次实验中拉力做功的大小不一样?学生讨论。激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新课教学1、分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克服其他阻碍因素所做的功总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示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分析用桶提水和井中捞桶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际使用机械的时候,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不得不做额外功。 2、 引导分析机械效率用同一滑轮提相同的物体,但容器的重量不同,分析比较哪一个的效率高?引出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表达式:= w有/ w总100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达机械效率,你认为那种表达更好?学生活动:翻看书本,讨论,并回答。对知识点加强记忆。说明:1:数值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2意义和作用:评估机械的性能,效率;3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过对上述事例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3、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通过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工作时的图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途径有三条:1)减轻机械自重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3)允许情况下增加物重4、贴近中考:(2016遵义中考第18题)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通过学生讨论、思考、比较、分析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并获得三者之间关系的信息同时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举一反三课后练习练习: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解析:有用功是3600*4=14400J总功是14400+9600=24000J,效率是= w有/ w总100=14400J/24000J100=60额外功因素:效率损失:联轴器,减速器,轴承,滑轮组等各种附加阻力:如钢丝绳僵性阻力克服钢丝绳自重及吊具(吊钩)自重所做额外功功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小结通过“学到了什么”这一栏目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包括对三种功的认识,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其倾斜程度的关系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205页作业 复习巩固板 书 设 计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额外功:对我们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拉力(或动力)所做的功。2、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达式:=W有/W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