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共96页).docx

  • 资源ID:32722       资源大小:1.34MB        全文页数:1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60金币 【人民币6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金币 【人民币6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共96页).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共96页)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时、分、秒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倍的认识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7.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8.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9.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0.总复习 教案一、时、分、秒第1 课时秒的认识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春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像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时,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提问: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1)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体验1秒钟。(1)谈话: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2)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3)谈话:比一比,让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4)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5提问:(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数字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交流: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谈话: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交流: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4页“做一做”第1题。(1)分别用15秒进行下面的活动,记录结果。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2)补充: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跑100米要用19()。2活动。谈话: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长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谈话: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课堂小结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五、课外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2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小方家的钟1时敲1下,2时敲2下12时敲12下,每到半时敲1下。有一次,小方先听到钟敲1下,过了半小时又听到钟敲1下,又过半小时听到钟又敲1下,你知道这时是几时吗?【答案】1时30分第2 课时时间的计算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感受时间的长短,学习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一、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出示:2时()分谈话:1时等于多少分?那2时呢?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反馈:(1)6060120分。(2)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教师小结。2完成课本第4页“例1”下方“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教学“例2”。出示“例2”的情境图。谈话:请仔细观察图,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2)453015,是15分钟。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四、课堂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多学一点本领。五、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小东每上一层楼需要10秒,他从一楼上到八楼,需要多长时间?合几分几秒?【答案】10(81)70(秒)70秒1分10秒答:需要70秒,合1分10秒。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重点:1.正确进行口算。2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准备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263048204920563289 249 3520 4679890 789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二、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坐过车吗?今天我们全校的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操场上可热闹啦!在操场上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页主题图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画中了解信息,然后指名说一说每幅图画的信息。2根据画面上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车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选择相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三、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1)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列出算式。(板书:3534)(2)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3534?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比较: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好?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2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1)学生根据信息先列出算式。(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3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四、巩固练习1填花瓣。2.(1)买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少年文学一共多少元?(2)买一本少年文学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多少元?(3)买以上三本书共需要多少钱?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六、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强的位置在从左数第4个,从右数第3个,从前数第4个,从后数第5个。共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答案】4316(个)4518(行)6848(个)答:共有48个同学在做操。第2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导入1口算。3520352368264119415628831275117521672172154524584257174837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第11页“例2”情景图。组织学生观察图画,问:(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问题A: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问题B: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2解决问题A。(1)引导学生根据图画数据信息,先列出算式:6554。(2)怎样计算6554呢?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先算655015,再算15411。先算605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在小组中交流。3解决问题B。(1)引导学生根据图画数据信息,列出算式:6548。(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出6548的结果。4根据图画数据信息,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解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1页“做一做”。请学生自己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计算,夺红旗。3把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同学先说一说,回家再和家长说一说。五、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小小车站。到站时,上来了一些人,又下去了一些人。现在车上还有54人。猜一猜:到站时,可能上来了人,下去了人。【答案】如:189(答案不唯一)第3 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课件、口算卡。一、复习准备1口算。53685567920403000900700803002060 806020010040050 9003002002口答。(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列竖式计算。53287145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一当十继续减。二、情境引入1多媒体出示世博园内游客在纪念品商店购物的场景图。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的问题,并根据图画信息列出算式。(板书:380550)3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是几百几十)(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三、探究新知1怎样计算380550呢?(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然后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380是38个十,550是55个十,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也就是930,或385593,所以380550930,或列竖式计算)(2)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板演过程讲解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探究减法。教师出示问题: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1)让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2)怎样计算550380呢?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然后指名汇报。学生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口算的同学说一说口算的过程方法,笔算的同学在黑板上板演。(3)教师根据学生的板演过程讲解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当哪一位上不够减,就需要从前一位退1。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做一列,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对!2运化肥。光明小学有学生多少人?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强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题,可以口算,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六、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小明家、小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离小华家有多远?(可能有几种情况)【答案】720130850(米)720130590(米)答:小明家离小华家有850米或590米。第4 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计算。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准备1填空。(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2计算下面各题。350280610350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独立算一算,指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集体订正。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第15页例4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图片中的信息,再认真思考问题:求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可进行估算。2六个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呢?让学生先独立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估算的方法。(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2)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220230450450大于44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估算的过程分别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强调: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就不同,刚才的两种估算(结果都是合理的),第一种方法要粗略些,第二种方法要精确些,所以第二种方法更合理。3完成第15页下方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后进行估算,再在小组中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算式得数,再通过连线将鱼分在相应的筐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3完成课本第17页“练习三”第7、8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题目要求,再按要求估算,将估算的过程写在书上,然后相互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强调:估算时,要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五、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估一估,在鹅身上涂一涂。1结果大于600的涂黄色。2结果大于500小于600的涂绿色。3其他不涂色。【答案】略第5 课时整理和复习1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导入口算下面各题。523586344733236962187026老师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二、探究新知1计算下面各题。65034073048039025084056075054044015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老师根据每组代表的发言总结得到以下几点。(以第一组为例)(1)650是65个10,340是34个10,650加340就是99个十,也就是990。(2)7348121,所以7304801210。(3)3902506402多媒体课件展示第19页第3题图文材料。组织学生观察,问: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生1: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生2: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生3:中国科技馆的巨幕电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师:怎样进行估算呢?生:441接近440,632接近630。630440190,所以中国科技馆的巨幕电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四”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们互相评价。2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四”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多媒体展示课本第20页“练习四”第3题。师: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生1: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生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生3:广州塔高600米。师:广州塔是目前我国第一高塔。(1)求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百米?600405200(米)(2)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又该如何估算呢?学生汇报后计算,只要合理正确,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四、课堂小结本单元学习的有关计算是今后我们进一步学习较复杂计算的基础,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要认真掌握方法,细心计算,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五、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将1,2,3,4,5,6,7,8八个数填入下图的小圆圈里,使外圈四个数之和等于18,内圆四个数之和等于18,横行和竖行四个数之和也等于18。【答案】三、测量第1 课时毫米的认识1让学生经历观察、估计、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建立“1毫米”的表象。谈话: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五、课外作业1完成课本第24页“练习五”第1、2题。2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3找出自己周围的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妈妈要切一块长3厘米的火腿,每6毫米切一片,妈妈一共要切多少刀?【答案】3厘米30毫米3065(段)514(刀)答:妈妈一共要切4刀。第2 课时分米的认识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难点:掌握用分米测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多媒体课件、直尺、纸条。一、复习导入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分米)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谈话:对,人们也认为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所以就在这儿添上了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单位吗?二、认识分米1认识分米。谈话: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讲述: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 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3认识几分米。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米和分米的进率。质疑:米和分米之间有关系吗?1米等于10分米。(板书)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5教学例3。2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1)想: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2)想: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所以80厘米8分米。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3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课本第24页“练习五”的第3、4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四、课堂小结谈话: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2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1请举出适合用分米量长度的物体。(举出3个例子)2把一根长8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在正中间剪断,最短的一段长多少分米?【答案】1.略2881(分米)答:最短的一段长1分米。第3 课时千米的认识(1)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我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2教师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你们见过或听说过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教师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教师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千米(公里)1000米(2)实际感受1千米。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十几秒。(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行)然后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钟左右。最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3)教师出示收集到的附近的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当地某个标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义。2教学例53千米()米5000米()千米(1)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即3000米。(2)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所以5000米5千米。(3)练一练。6000米()千米4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7页例5下方“做一做”。2完成课本第28页“练习六”第14题。第1题先说一说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再根据题目作出正确的选择。第2题先估一估,再连一连。第3题游泳池长50米,游2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00米,10个100米才是1千米,所以要游10220个这样的长度。第4题要学会利用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或简单的计算。四、课外作业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1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3个例子)2一个人沿着大堤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大堤全长多少千米?【答案】1224(千米)答:大堤全长4千米。第4 课时千米的认识(2)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体验类推的思想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台。一、复习准备11米()分米2厘米()毫米50厘米()分米3分米()厘米80分米()米1米()厘米21米7分米()分米25厘米15厘米()分米1分米4厘米()厘米23毫米27毫米()厘米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最聪明,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6(1)课件出示例6图片,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3个小朋友说的话。(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吗?试一试。(4)老师这儿也有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全部都做对!李大爷100米大约要走300步,从家到公园他走了900步,大约走了多少米?王老师坐公共汽车从学校到教育局办事,每站约500米,王老师坐了4站,从学校到教育局大约多少米?2完成课本第27页例6下方“做一做”。(1)弄懂题意,全班交流方法。(2)集体订正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29、30页“练习六”第9、10、13、14、15题。第9题认真读题,独立判断,再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第10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第13题王老师每分钟走100米,从家到学校要步行20分钟,从家到学校就有20个100米即2000米,也可以说成2千米。第14题根据要到的地方距离的远近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再了解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第15题12时8时4时,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时一共能行804320千米,320千米308千米,所以中午12时能到达。五、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你想去哪儿?准备怎样去?六、课外作业1完成课本第28页“练习六”第6、7题。2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两个水桶共有水40千克,如果把第一个桶里的水倒出10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水桶的水一样重,第一个桶原来装水多少千克?【答案】40220(千克)201030(千克)答:第一个桶原来装水30千克。第5 课时吨的认识(1)1借助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2通过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索“吨”的有关知识。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谈话:同学们知道老师有多重吗?大胆猜一猜。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谈话: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1初步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课件出示例7启发学生思考:“2吨”“60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教师提示: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千克,1000千克即1吨,所以:1吨1000千克2充分感受“吨”。(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2)独立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3)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4)通过体重再次感受1吨。课前你们都称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小朋友的质量才是1吨。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4感受1吨水的质量。(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的用水数量。(2)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5吨与千克的换算。出示例8:4吨()千克3000千克()吨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由、说方法。6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4页“练习七”第13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作业1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2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呢?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一辆卡车连同上面的钢材重39吨,卸下一半钢材后连车共重32吨,车重几吨?【答案】39327(吨)7214(吨)391425(吨)答:车重25吨。第6 课时吨的认识(2)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物体质量单位的知识,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2学会用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并养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共96页).docx)为本站会员(叶红鱼)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