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认识图形.doc
第1课时认 识 图 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4、35页内容及第37、38页练习八的第1、2、3小题。内容简析通过实物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知道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会识别。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教学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活动,如:摸一摸。让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认识这些物体的名称,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如:说一说。在感知物体特点的基础上,把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它的名称,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特征的掌握。提前准备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并通过找出身边与之相同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承前启后链延学:能在生活物品中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复习: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文具盒、魔方、水杯、皮球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画面出现机器人: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特特,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我身上有好多东西,与大家今天学的知识相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家快在我身上找一找吧!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品析:利用课件展示机器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组织活动,激趣导入:教师布置摆图形活动,每4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把准备的物体如:小水杯、牙膏盒、乒乓球等,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可以拼成机器人、小桌子、小火车等。让每一组学生展示拼成的图形,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提出问题:你们拼成的图形里都有哪些物体?都是什么样的?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品析:通过组织拼图形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逐步抽象出立体图形,并感知它们不同的特征。】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和学生一起观察教材第34页的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提出待解决的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形如、之类的物体。有形如、之类的物体。有形如之类的物体。有形如、之类的物体。(2)需解决的问题:图中有很多形状不同的物体,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吗?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交流,运用学具,探究新知。(1)教师组织学生前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动手摸一摸、说一说。结合自己手里的牙膏盒、小水杯、乒乓球等物品,分别摸一摸这些物品,并上讲台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小结:形如、之类的是长方体;形如、之类的是正方体;形如之类的是圆柱,形如、之类的是球。(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品析:通过学生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这几种立体图形,并从感知上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也许学生说的和教师设计的不一样,但是由教师引导,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立体图形的特征。小组讨论,教师总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不能自由滚动。: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不能自由滚动。: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圆圆的、平平的,放倒在桌上,能够滚动。:圆圆的,放在水平面上可以任意滚动。提示: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去辨认,可以提高认识图形的准确度。【品析: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质疑:只有球才能滚动吗?学生在一起讨论,联系上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球是圆圆的,易滚动。圆柱虽然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但是上、下两个底面是圆的,把圆柱放倒在桌面上,圆柱也能滚动。【品析:对立体图形的特征要掌握全面,圆柱有它的特殊性,把它直立起来能稳固,把它放倒后能滚动。】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回顾学过的内容,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各自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不能滚动,球能滚动,圆柱直立时是稳固的,放倒后能滚动。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那么这些立体图形能不能拼搭成新的立体图形呢?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通过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使学生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能够根据实物识别属于哪一种立体图形。在认识了这4种物体后,再让学生多举一些例子,到生活中去找这些物体,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的反思:板书设计认识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