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docx
3.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本课时内容主要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间的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具有了以实物来认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确定本节课的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三视图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 重点、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确定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教法、学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弱的特点,所以在本课里,要多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讨论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学到的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6) 说教学过程1.初步感知首先出示实物: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请学生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完成从面到体的转变,很自然得导入课题。最后揭示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探索发现首先在摸一摸的活动中,感受并认识面、棱和顶点的特点,完成对面、棱和顶点的认识。接着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通过对比,在小组交流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个数特征,面与面间的关系。棱与棱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更深层的认识。第三步,通过对比,运用迁移和类推的方法,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认识正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共同点,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的理解。最后通过三视图的训练,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入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与棱总长的关系。面与面间的联系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巩固应用通过书本上的多种题型的练习,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题,侧重于知识点的落实,巩固新知。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棱长总和之间的关系。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4.归纳总结课堂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面与面间的关系,棱与棱间的关系。在总结和归纳中要以学生表达为主。5. 说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面: 6个面是长方形 6个面是正方形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都相等顶点: 8个顶点 8个顶点这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