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叮当云教育! | 帮助中心 教学备课就来叮当文库!

叮当云教育

换一换
首页 叮当云教育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教案.docx

  • 资源ID:13218       资源大小:31.8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20金币 【人民币2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多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教案.docx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n 活动内容教材第22-23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n 活动提示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是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问题解决后进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材首先呈现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全貌,分别简单介绍了三个区域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n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活动过程,体验活动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享受成功的快乐。 n 重点、难点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n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种植区、养殖区和体验区情境图(或ppt)学生准备:活动记录单、笔等n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育才小学的课外活动基地建成了。这天同学们都去参观课外活动基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课外活动基地全景图或视频。)质疑:刚才我们参观了课外活动基地的哪些区域?师:下面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这三个区域,去发现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先观看活动基地图,然后进行质疑,最后点出本课时的探究主题,到三个区域里去发现和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二)主题活动:活动主题一: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预设)生1:有21棵桃树,每棵收桃约34千克。生2:每千克桃卖2元。生3:所求的问题是这些桃树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 2.质疑与分析:师:已知信息“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21棵桃树中可能有大有小,所产的桃子可能有多有少,“大约”应是平均算起来,每棵桃树所产的桃是34千克。师:根据“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这一个问题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根据“每棵收桃约34千克”这一信息,此题并不需要估算来解答。因为,它表示每棵桃树约平均收桃34千克。师:要求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要求21棵桃树所收的桃子可以卖多少元,需要先求出这些桃树一共收多少千克桃,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生2:还可以先求出一棵桃树大约卖多少元,然后根据“总价=一棵桃树桃售桃的钱数桃树的棵数”,求出这些桃树所收的桃可以卖多少元。3.规范解答: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会解答吗?(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一共收桃子多少千克? 1棵桃树的桃子卖多少元?3421=714(千克) 234=68(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1棵桃树的桃子一共可以卖多少元?2714=1428(元) 6821=1428(元)答:这些桃树的桃子可以卖1428元。4.回顾与反思 师:上面的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预设)生1:方法一是先求出21棵桃树的总产量,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一共卖的钱数;生2:方法二是先求出1棵桃树的桃可以卖的钱数,然后再求21棵桃子卖的钱数。设计意图: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安排了读图获取信息、质疑与分析、规范解答、回顾反思四个环节。也就是经历了读图(读懂是什么事)、找出有用的信息(谁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质疑与分析过程中,对陌生的词语(大约)进行了准确地解读,分析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最后进行规范解答和回顾反思。活动主题二: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养殖区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预设)生1:已知有15个笼子,每笼都有20只;生2:每笼住25只;生3:所求的问题是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 2.质疑与思考师:“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1: 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就是说,原来每只笼子住20只兔子,现在每只笼子住25只兔子,这样15个笼子比原来一共多住多少只兔子。师:议一议,求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兔子怎样解答?(预设)生1:可以先求出每个笼子分别住20只和25只兔子时,15只笼子各一共可以住多少只兔子,然后求出它们的差就是一共可以多住的兔子的只数。生2:还可以先求出每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几只兔子,然后再求出15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多少只兔子。3.规范解答:师:谁把答案写黑板上?(预设)生1: 生2:2015=300(只) 25-20=5(只)2515=375(只) 515=75(只)375-300=75(只)答:一共多住75只兔子。师: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预设)生1:通过观察上面的两种解答方法发现,第(2)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直接求出了每个笼子比原来多住几只兔子,然后再求出15个笼子比原来一共多住多少只兔子。设计意图: 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抓住了了陌生的关键词“多住多少只”,并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深刻理解,充分挖掘此陌生词语“多住多少只”的内涵和外延,最后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并进行比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活动主题三: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1.读图获取信息师:读体验区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已知数学信息和问题?(预设)生1:l2名男生,l3名女生;生2:每人都分得陶土80克;生3:所求的问题是一共分得陶土多少克? 2.质疑与思考师:“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是什么意思?生:“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就是要求男生和女生分得陶土的克数总和。师:你能自己先分析其中的数量数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预设)生1:可以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分得多少克陶土,然后求和;生2:根据“每人分得陶土80克”先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和,然后根据“每人分得的陶土的克数男女人数和”求出一共分得的陶土的克数。3.规范解答师:先独立自我解答,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板演交流。(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男生分多少克? 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8012=960(克) 12+13=25(人)女生分多少克? 一共分陶土多少克?8013=1040(克) 8025=2000(克)一共分得多少克陶土?960+1040=2000(克)答:一共分得陶土2000克。1. 议一议,师:上面的解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预设)生1:从上面得计算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些,它是先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和,然后根据“每人分得的陶土克数男女总人数”来列式解答;生2:方法一是先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各分得的陶土克数,然后求和来解答。设计意图: 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培养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在上述活动中,抓住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并从分析中得出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最后进行了优化。(三)活动收获师;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预设)生1:用连乘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然后再进行优化。生2:求两个不同的乘积算式的差时,可以考虑简便算法,即用相同的数两个不同的数的差。生3:求两个乘积算式的和时,可以考虑找到相同的数后,先求和再求积。:(四)布置作业1.6位老师带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0人。已知22人座的620元/天,33人座的700元/天,怎样租车更合适?2.星期天,两位老师带全班40名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门票是:成人每位18元,儿童每位12元。团体票14元。 请问我们怎样买门票最省钱?答案:1.302=60(人)60+6=66(人) 6622620=1860(元)6633700=1400(元) 14001860 租33座的更合适些。2.182+1240=516(元) 40+2=42(人) 1442=588(元)516588 分别买票划算。n 板书设计综合与实践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种植区:3421=714(千克) 234=68(元)2714=1428(元) 6821=1428(元)答:这些桃可以卖1428元。养殖区:(2520)15=75(只)或2515-2015=75(只)答:一共可以多住75只兔子。体验区:1280+1380=2000(克)或(12+13)80=2000(克)答:一共分得陶土2000克。n 活动反思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验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主活经验。因此,本次的综合与实践就是让学主充分运用已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创设了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解决发现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n 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播放)有15个笼子,每笼都有20只。如果每笼住25只,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 (1)读题,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2)质疑:“一共可以多住多少只”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辅导。 (4)议一议。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结合算式说说自己每一步所解决的问题。 (5)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方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活动经历了读图获取信息、质疑与分析、规范解答、回顾反思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经历了读图读懂是什么事;找出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谁和谁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读题过程中,还要对陌生的词语、情境进行了准确理解读,分析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教学资源“0”的由来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资料链接新课标中的“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中,应用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的要求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苹果熟了)主动上传,叮当云教育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叮当云教育(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ICP备09030270号-2   鲁公网安备 37011602000151号 copyright@ 2019-2022

网站大部分作品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整理编辑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开